首先是产能过剩;其次是能源、原材料涨价;其三是纯碱出口受限;最后是氯化铵销路收窄。”底同立说,“总体估计国内纯碱市场形势会好于去年,但仍将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今年形势估计不能过分乐观 当前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肯定会影响到纯碱需求,因为纯碱下游的一个重要产品就是平板玻璃,约占到纯碱需求量的30%。而房地产市场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必然会影响平板玻璃的销售,继而也给纯碱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专家祝昉则表示,今年纯碱市场能否走暖,目前难下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增速低于产能,下游产品价格上升有限,考虑到基础能源、劳动力等价格都会对成本带来压力,以纯碱为代表的盐化工利润将处于近几年最低位,甚至亏损,投资回报率不会很高。 故此,他建议,应将下游收益较高的新材料、专用化学产品作为投资方向。 群益证券分析师李明霞同样指出,二季度下游玻璃行业预计仍保持较高开工率,纯碱市场需求较好,价格有望延续小幅震荡走势,但下半年受房产新政等影响,开工率可能下滑,将使得上游基础原料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后续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产能过剩成巨大包袱 在底同立所列的不利因素中,产能过剩被放在第一位。显然,造成纯碱行业去年以来如此被动局面的一个罪魁祸首正是产能过剩。 “近年来,各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纯碱项目的现象严重,这造成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势头进一步加剧,下游产品供应量过快提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专家祝昉对本报记者说。 数据显示,仅2008年新建、扩建的纯碱项目就达到11个,新增总产能高达435万吨。同时,2009年和2010年还有两三百万吨已开工建设或已列入计划的纯碱项目将要投产。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出台控制纯碱产能扩张的规划。2005年底,***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其中规定100万吨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但这些规划并未能抑制住纯碱业扩产狂潮。 如果说在以往,依靠大量出口还可解决一部分过剩产能的话,那么,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出口也已不再是挽救纯碱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灵丹妙药。 “美国的天然碱比我国纯碱具有显著的成本、质量以及服务优势,即使在我国两碱出口的主要地区东南亚市场,其竞争力也不弱于中国。”祝昉说。 据他介绍,作为世界第一纯碱出口大国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和纯碱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展开了全面竞争,通过降价措施扩大市场份额。而国际上最大的纯碱出口联合体美国ansac公司一直对于我国的扩大出口挤占其传统市场提出抗议并提出将对中国进行倾销的警示。此外,欧洲苏威公司也加入了对亚洲市场的争夺战,于2009年开始向亚洲大规模出口纯碱。 “更何况,未来人民币有可能升值,更将对产业链带来较大冲击。”祝昉说。 http:///news/2010-05/907871347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