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如何合成(S)-N,...

如何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本文旨在探讨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的方法。通过深入研究这一合成过程,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见解和启发。


背景:度洛西汀,化学名:(S)-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1-丙胺,商品名为Cymbalta,是一种有效的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临床上,其盐酸盐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疼痛及女性应激性尿失禁。在两种同分对映异构体中,只有(S)-构型具有抗抑郁的药理活性,这两种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目前,由于起始原料不同,不对称合成手性度洛西汀的方法很多[ 2]。其中,(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DHTP)是制备度洛西汀的重要手性中间体,因而通过(S)-专一性不对称还原N,N-二甲基- 3--3-(2-噻吩)-1-丙胺(DKTP)已成为高效制备度洛西汀的一种重要途径。


合成

1. 方法一:

1)培养基和菌体培养

LB液体培养基:蛋白胨10.0 g/L+NaCl 10.0 g/L+酵母提取物5.0 g/L(固体培养基添加15 25 g/L琼脂粉)


Ecoli BL21/p ET21c-cr2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100μg/mL)5 mL LB液体培养基中,于37℃ 200 r/min条件下培养8 h,然后转接到含氨苄青霉素(100μg/mL)500 mL LB液体培养基中,于 37℃20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至OD6 00 0.60.8时,向培养基中加入IPTG(0.1 mmol/L),于 17℃200 r/min条件下诱导表达14 h


2 CR2重组酶液的制备

将诱导表达后的发酵液于63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收集菌体,并用0.9%NaCl水溶液洗涤 23次,重新悬浮于三乙醇胺-盐酸缓冲液(TEA-HCL0.1 mmol/Lp H=7.6)中,超声破碎细胞。破碎条件:工作时间2 s,间歇时间3 s,总工作时间15 min。于4℃下以12000 r/min转速离心30 min,收集上层清液并用0.22μm水系滤膜过滤,即得粗酶液。


3 CR2重组酶体系的构建

TEA缓冲液(0.1 mol/L)、适量粗酶液、DKTP(10 g/L)、葡萄糖(100 g/L)NADP+ (0.2 mmol/L)组成10 mL反应体系,于30℃200 r/min条件下反应12 h。反应结束后,离心取上层清液,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HPLC仪分析产物产率及光学纯度。


2. 方法二:

1)重组菌株的构建和菌体培养

使用在线分析软件NCBIhttp//blast.ncbi.  nlm.nih.gov/Blast.cgi)利用C. parapsilosis基因组数据库(http//www.sanger.ac.uk/sequencing/Candida/  parapsilosis/)在C. parapsilosis CCTCC M203011中挖掘得到8个同源醛酮还原酶序列,见表。设计引物扩增获得醛酮还原酶编码区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pET21c,将重组质粒转化到E.coli  BL21 (DE3) 感受态细胞中进行活性表达。


重组大肠杆菌在含50μg/mL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于37℃200r/min 振荡培养至OD6 00 达到 0.6~0.8,加IPTG至终浓度为0.1mmol/L,于17℃ 200r/min 诱导表达12h


2)粗酶液的制备

将诱导表达后的发酵液于8000r/min离心 10min收集菌体,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重悬于 0.1mol/L磷酸钾缓冲液(pH=6.5)中(细胞浓度为 100g/L),超声波破碎细胞。破碎条件:工作时间1s,间隔时间3s,总工作时间5min4℃的条件下 12000r/min 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作为粗酶液用 于不对称催化反应。


3)酶促不对称还原DKTP合成 (S)-DHTP

2mL磷酸钾缓冲液(0.1mol/LpH=6.5)中含有1mL粗酶液(总蛋白含量5mg)及5g/L DKTP、辅助底物糖(醇)(10g/L)、NADPH0.1mmol/L)和NADP+0.1mmol/L),置于30℃200r/min的摇床中L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加入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产物光学纯度及产率。


参考文献:

[1]孙太强,李斌,聂尧等. 羰基还原酶CR2重组酶体系不对称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 [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7, 38 (10): 1772-1777.

[2]郭荣云,聂尧,穆晓清等. 新型醛酮还原酶不对称转化制备(S)-N,N-二甲基-3-羟基-3-(2-噻吩)-1-丙胺 [J]. 化工进展, 2014, 33 (09): 2344-2349.

国内供应商(143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