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甲壳素、壳聚糖和壳寡...

甲壳素、壳聚糖和壳寡糖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近年来,糖生物学的发展使得甲壳素、壳聚糖和壳寡糖相继被发现并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开发领域,尤其在保健品市场上销售火爆。那么,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呢?

甲壳素

甲壳素是第一个被实际应用的产品,也是日本第一个被批准为“功能性食品”的物质。它是由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的几丁质,外观呈淡米黄色至白色。

甲壳素不溶于水、碱、一般酸和有机溶剂,只能在部分浓酸中溶解。它需要依靠人体胃肠道中的甲壳素酶和溶菌酶等酶类作用来进行部分分解,因此其吸收率极低,需要较大剂量的摄入,并且会产生较高的副作用反应。通过对甲壳素进行化学处理,去除其中的乙酰基,就可以得到壳聚糖。

壳聚糖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产物,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一般来说,脱去55%以上乙酰基的甲壳素可以称之为壳聚糖。

壳聚糖相较于甲壳素进一步提高了溶解性,可以溶解于稀酸溶液中。然而,甲壳素和壳聚糖都属于大分子,分子量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因此它们都不溶于水。经过进一步降解处理,壳聚糖可以转化为壳寡糖。

壳寡糖

壳寡糖是利用壳聚糖作为原料,经过降解处理得到的一种小分子产物。壳寡糖的分子量约为3000Da,聚合度为2-20。因此,壳寡糖本身是一种混合物,其中包含从单糖到壳十糖的各种糖类,每种糖类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壳寡糖可以直接溶解于水,水溶性大于99%,人体吸收率高达99.88%,摄入量和副作用明显减少。壳寡糖直接参与人体的生理调节,其效果比壳聚糖更显著。而壳聚糖需要通过人体的生物酶降解才能得到部分小分子量的壳寡糖,一般情况下,降解比例只有1-5%,其余95%的聚糖通过肠道系统排出体外。因此,壳寡糖比壳聚糖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更为强大。

壳寡糖与壳聚糖的具体区别

1. 分子量区别:壳寡糖是经过特殊生物酶技术处理得到的全新产品,其分子量在3000Da以下;而壳聚糖是甲壳素部分脱乙酰基的产物,分子量在50-100万之间。

2. 溶解性区别:壳寡糖分子量较低,能够完全溶解于水;而壳聚糖只能在稀酸溶液中溶解。水溶性的增强是影响壳寡糖生理活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溶解于水,才有可能被生物体吸收和利用,表现出生物活性。因此,壳寡糖更容易被人体、动物和植物吸收。

3. 功能性区别:分子量在2000以下的壳寡糖展现出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包括提高巨噬细胞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抗菌、抑菌以及显著的保湿吸湿能力等。分子量低于5000的壳寡糖还具有阻碍病原菌生长繁殖、促进蛋白质合成和活化植物细胞等功能,从而促进植物快速生长。

壳寡糖的多种功能表明它在寡糖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壳寡糖是已知寡糖中唯一呈碱性且带正电荷的寡糖,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是唯一可以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寡糖。通过血液循环,壳寡糖可以到达全身各部位,为其发挥其他众多生物功能奠定基础。

壳寡糖被肠道吸收的前提是不被消化酶消化。壳寡糖是由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体,而人类胃肠道中的消化酶主要作用于α-1,4-糖苷键。因此,壳寡糖在胃肠道中可以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国内供应商(252家)
甲壳素相关回答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