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氟担菌宁对水稻纹枯病...

氟担菌宁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如何?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背景及概述[1]

氟担菌宁是一种对担子菌类和不完全菌类具有强活性的杀菌剂,对子囊菌和藻菌类的杀菌作用较弱,但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方面,氟担菌宁可以预防病菌侵入并阻止病菌的发展。当以25ppm以上的浓度喷洒在水稻茎叶上时,防效可以达到90%以上。

应用[2]

氟担菌宁可以在水稻纹枯病的水平进展期和垂直进展期进行喷洒。在抽穗前的26~16天(水稻纹枯病的水平进展期),喷洒氟担菌宁可以抑制发病株的增加;在抽穗前16天以后(水稻纹枯病的垂直进展期),喷洒氟担菌宁可以抑制病斑在上位叶鞘上的发展。因此,氟担菌宁的喷洒适期范围较大,一次用药即可获得较高的防治效果。如果要获得更高和稳定的防治效果,可以在孕穗期进行二次施药。研究表明,氟担菌宁可以阻碍水稻纹枯病菌丝的生长和侵入菌丝块的形成。在EC值为3ppm左右的浓度下,氟担菌宁可以阻止病菌在叶鞘部的发展和侵入,从而强烈抑制菌丝的生长和侵入菌丝块的形成。此外,氟担菌宁在水稻体内具有渗透移行性,可以从根部或叶鞘下部施用后向上移动,覆盖叶鞘的全部或部分,这有助于防治效果的稳定和具有残效性。

制备方法[1]

氟担菌宁可以通过在KOH存在下,在较多溶剂(THF)中,将2-三氟甲基苯甲酰氯与异丙氧基苯胺直接缩合制得,产率为35%。其中,2-氯三氟甲苯和3-氨基苯酚是制备氟担菌宁的两种原料。首先,通过将2-氯三氟甲苯制成相应的格氏试剂,并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2-三氟甲基苯甲酸。然后,在室温下将2-三氟甲基苯甲酸与二氯亚砜反应转化为酰氯,产率为86%。

毒性和残留[2]

氟担菌宁经口毒性很低,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很轻微,对大白鼠和小白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10000毫克/公斤。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0~60天,对细菌未显示出突变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 曲凡歧,陈宝绒,纪平,黄筱玲,黄群.氟担菌宁的合成[J].有机氟工业,1992(04):50-53.

[2]薛振祥.新杀菌剂氟担菌宁[J].农药,1986(03):52-53+36.

国内供应商(63家)
氟担菌宁相关回答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