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螺旋体素是一种含有环戊烷羧酸和共轭氰二烯特征结构的十八元大环内酯化合物。它最早是由Berger等人在1949年从娄彻氏链霉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除了具有广泛的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疟作用外,疏螺旋体素还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活性,使其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化合物之一。
疏螺旋体素可以通过加纳链霉菌(S.ghanaensis)TRM78-24的发酵来制备。
首先,将少量S.ghanaensis TRM78-24的孢子粉接种到ISP4培养基中,然后在28℃下培养4天,得到种子液。接下来,取2mL(8%的接种量)的种子液接种到小米发酵培养基中,在转速为180 rpm的条件下,初始pH为7.2-7.4,装液量为250mL的情况下,在28℃下发酵7天。然后收集发酵液,通过纱布过滤后,使用大孔树脂色谱柱进行湿法上样。接着,使用50%乙醇-水溶液和95%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最后,使用ODS中压柱色谱,使用50%甲醇-水和100%甲醇进行洗脱,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疏螺旋体素。
[1] [中国发明,中国发明授权] CN201610229401.3 一种产生疏螺旋体素的放线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