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2,6-二氨基嘌呤的...

2,6-二氨基嘌呤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2,6-二氨基嘌呤的准确测定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高效的测定方法,为其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简述:2,6-二氨基嘌呤(2,6-Diaminopurine,下简称DAP)是一种天然的核酸抗代谢药物。和其它核酸代谢的拮抗物和抗菌素一样,它们能与核酸或与核酸合成有关的酶结合,从而抑制核酸合成,故可作为抗病毒、抗癌药物而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在实验室中研究核酸代谢,也可用它作为抑制物。其测定方法有极谱伏安法和燐光法等。


测定研究:

1. 显色反应

刘冰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建立12-萘醌-4-磺酸钠、26-二氨基嘌呤及二者作用物的三维分子模型通过DMol 3模块搜索12-萘醌-4-磺酸钠与26-二氨基嘌呤反应的过渡态。根据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的模拟结果对26-二氨基嘌呤与12-萘醌-4-磺酸钠显色作用的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并采用12-萘醌-4-磺酸钠作为显色剂与26-二氨基嘌呤进行显色反应。分析步骤如下:


准确移取0.50 mL 26-二氨基嘌呤于10.0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pH=11.00的缓冲溶液1.00mLNQS 3.00mL摇匀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处70℃水浴中放置70min以试剂空白为参比480nm处测量吸光度。


结果:按分析步骤配制溶液绘制吸收光谱,结果见下图。

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80nm摩尔吸光系数(ε480)为6.00×103 L/(mol·cm)。26-二氨基嘌呤浓度在0.260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4187 c+2.0853相关系数为0.999 8回收率为98.8%101.2%。


2. 极谱伏安法

潘景浩等人使用BAS—100A电化学分析仪研究了26-二氨基嘌呤的极谱伏安行为。在PH5.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2.6—二氨基嘌呤产生两个还原峰(P1P2)峰电位分别在-1.38V-1.70V(VS.Ag/AgC1)附近。研究结果表明P1为具有弱吸附性质的不可逆扩散峰P2为不可逆氢催化峰。在4×10-6~9×10-4mol/L浓度范围内ip1与浓度呈线性关系1×10-7~9×10-1mol/L浓度范围内ip2与浓度呈线性关系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3. 燐光法

董川等人对26-二氨基嘌呤(DAP)在不同的基质上和不同的重原子微扰剂存在下的室温燐光(RTP)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aI-NaAc是有效的重原子体系。适宜的固体基质为阴离子交换纤维素(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膜(DEAE)和慢速定量滤纸。前者对酸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提出了以DEAE为固体基质测定痕量DAP的RTP法。具体如下:


1)实验方法

在切成长条的DEAE(1.2×3.0cm)的光束照射处用微量进样器点加重原子盐溶液4μl在红外灯下(95℃)预烘干1min;再点加试样溶液2μl继续烘烤3min然后置于RTP样品架上调节激发波长为296nm测量426nm的RTP发射强度。


2)结果

DAP的RTP光谱:如下图,DAP的RTP激发和发射光谱的峰位波长分别为296nm和425nm(未校正)。


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DAP标准溶液,按实验方法绘制标准曲线(下图)。测定DAP的有关结果见下表。

参考文献:

[1]刘冰杨代月. 12-萘醌-4-磺酸钠与26-二氨基嘌呤的显色作用研究 [J]. 精细石油化工201431 (04): 80-83.

[2]董川冯克聪刘长松. 以阴离子交换纤维素膜作基质室温燐光法测定痕量26-二氨基嘌呤的研究 [J]. 分析化学1993(01): 43-45.

[3]潘景浩刘燕娥谭晓东等. 26-二氨基嘌呤的极谱伏安行为——嘌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研究(8) [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02): 158-162.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nat.sci.).1992.02.011.

国内供应商(161家)
2,6-二氨基嘌呤相关回答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