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什么是氧化铍?

什么是氧化铍?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目录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 【密度】 【熔点(℃)】 【沸点(℃)】 【性状】 【溶解情况】 【用途】 【制备或来源】 【其他】 【中文名称】编辑本段 氧化铍 【英文名称】编辑本段 beryllium oxide; beryllia 【结构或分子式】编辑本段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编辑本段 25.01 【密度】编辑本段 3.02(0℃) 【熔点(℃)】编辑本段 2570 【沸点(℃)】编辑本段 3900 【性状】编辑本段 白色六角晶体 【溶解情况】编辑本段 微溶于水而成氢氧化铍 【用途】编辑本段 主要用于制霓红灯和铍合金等,并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和耐火材料等原料。 【制备或来源】编辑本段 (1)在氧和空气中燃烧粉状金属铍;(2)在400-500℃加热分解氢氧化铍;(3)焙烧硫酸铍、碳酸铍、硝酸铍。 【其他】编辑本段 极毒。新制成的氧化铍易溶于酸、碱和碳酸铵溶液。 氧化铍是一种结晶状的氧化物,它可以直接从燃烧铍化物或铍获得。它跟氧化铝一样都是很好的抗火材料,经过烧结的氧化铍非常的坚硬,有陶瓷的特性。氧化铍非常的稳定,但如果跟氟化氢铵或硫酸一起加热就轻易的被分解。 [编辑] 化学反应 不同于其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氧化铍是两性的,它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与酸: beo + 2h+ → be2+ + h2o 与碱: beo + 2oh + h2o → [be(oh)4]2 [编辑] 危险 氧化铍除了会致癌之外,如果不小心吸入了氧化铍就有可能会得慢性的铍中毒。 氧化铍 目录[隐藏]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编辑本段]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氧化铍   化学品英文名称: beryllium oxide   中文名称2: 一氧化铍   英文名称2: beryllium monox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 2941   cas no.: 1304-56-9   分子式: beo   分子量: 25.01 [编辑本段]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氧化铍 1304-56-9 [编辑本段]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误服或吸尘会中毒。急性中毒可致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可引起皮炎、皮肤溃汤和皮肤肉芽肿。慢性接触可引起肺内弥漫性肉芽肿性病变。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高毒。   - [编辑本段]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编辑本段]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本身不能燃烧。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编辑本段]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编辑本段]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编辑本段]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0.001   前苏联mac(mg/m3): 0.001(be)   tlvtn: 0.002mg(be)/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编辑本段]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白色无定形粉末。   ph:   熔点(℃): 2350 ±30   沸点(℃): 大约3900   相对密度(水=1): 3.0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酸、碱。   主要用途: 用于原子反应堆、陶瓷制品,也用作催化剂等。   其它理化性质: 1.719 [编辑本段]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编辑本段]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编辑本段]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编辑本段]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编辑本段]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025   un编号: 1566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编辑本段]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三类 b级无机剧毒品。
国内供应商(18家)
氧化铍相关回答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