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N-(3-氯丙基)吗...

N-(3-氯丙基)吗啉的应用有哪些?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引言:

N-(3-氯丙基)吗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等领域。其在医药、化学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重要性。


简介:

N-(3-氯丙基)吗啉,英文名称:4-(3-Chloropropyl)morpholine,CAS:7357-67-7,分子式:C7H14ClNO,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至无色液体,密度:1.062 g/cm3,沸点:227.1at 760 mmHg,闪点:91.2℃。N-(3-氯丙基)吗啉是吉非替尼的重要中间体。N-(3-氯丙基)吗啉的结构如下:


应用举例

1. 制备络氨酸酶抑制剂Foretinib

赵光荣等人报道了一种络氨酸酶抑制剂Foretinib的制备方法,即1,1-环丙基二羧酸二乙酯选择性水解后与对氟苯胺酰胺化得到如式4所示的化合物,水解后再与4-氨基-2-氟苯酚酰胺化得到如式6所示的化合物,4-氯-6-甲氧基-7-喹啉醇与N-(3-氯丙基)吗啉发生取代得到如式8所示的化合物,如式6所示的化合物与如式8所示的化合物取代后得到目标产物N-[3-氟-4-({6-(甲基氧基)-7-[(3-吗啉-4-基丙基)氧基]-喹啉-4-基}氧基)苯基]-N’-(4-氟苯基)环丙烷-1,1-二甲酰胺粗品,该粗品在乙醇/丙酮溶液中重结晶得到高纯度产品,总收率44-55%。


2. 制备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

纵朝阳等人以异香兰素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脱水得到3-羟基-4-甲氧基苯腈;再与N-(3-氯丙基)吗啉经烷基化反应制得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合成3-羟基-4-甲氧基苯腈的最优条件为n(异香兰素):n(盐酸羟胺)=1:2,乙腈为溶剂,反应温度为72℃,反应时间6 h,收率为96%;确定合成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的最优条件为n(3-羟基-4-甲氧基苯腈):n〔N-(3-氯丙基)吗啉 〕=1.0:1.1,乙腈为溶剂,回流反应6 h,收率为96%.经过两步优化,高产率获得目标化合物,后处理简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3. 制备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

刘洋等人合成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PR1),并研究了PR1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姜黄素与N-(3-氯丙基)吗啉反应制备PR1,MTT法评价PR1体外对人肾癌细胞OS-RC-2、786-O和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KA的抑制增殖活性,考察PR1体内抑制人结肠癌HT29裸鼠移植性肿瘤活性。PR1体外对肾癌细胞OS-RC-2和786-O抑制活性比姜黄素强,而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A抑制活性比姜黄素差.PR1体内对BALB/C-nu小鼠HT29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100 mg/kg·d灌胃的抑制率为55.7%,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对裸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PR1在体内外均有较强抗肿瘤活性。


4. 制备

1)方法一

谢良辉等人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先与N-(3-氯丙基)吗啉缩合,然后依次经过醛基的氰基化、苯环的硝化、硝基的还原、与3-氯-4-氟苯胺环合得到吉非替尼,总收率约为51%。


2)方法二

刁圆圆等人先将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的醛基转化为氰基,再与N-(3-氯丙基)吗啉缩合,依次经硝化、氰基转化为酰胺、还原、环合得7-甲氧摹-6-[3-(吗啉-4-基)丙氧基]-3,4-二氢喹唑啉-4-酮,最后经氯化、与3-氯-4-氟苯胺缩合得抗肿瘤药吉非替尼,总收率约36%。


3)方法三

徐永平等人6-羟基-7-甲氧基喹唑啉-4-酮(1)为起始原料,在离子液体催化下与N-(3-氯丙基)吗啉(2)醚化,然后经氯代再与3-氯-4-氟苯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吉非替尼,三步反应总收率为68.7%。通过改变反应物配比、离子液体用量和反应温度,得到了关键中间体3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n(1)∶n(2)=1.0∶1.2;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甲基-4-丁基咪唑鎓用量为原料1的质量的5%;95℃下反应5h。在此条件下,醚化收率约93.6%。该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分离简单、路线短和总收率较高的特点。


参考:
[1] 江苏中邦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络氨酸酶抑制剂Foretinib的制备方法:CN201510528445.1[P]. 2016-01-06.

[2] 纵朝阳,李苗苗,孙国香,等. 4-甲氧基-3-(3-吗啉-4-基丙氧基)苯甲腈的合成工艺[J]. 精细化工,2018,35(3):525-528. DOI:10.13550/j.jxhg.2018.03.025.

[3] 刘洋,陈纯,张志强,等. 双(3-吗啉丙氧基)姜黄素抗肿瘤活性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4):695-698. DOI:10.16333/j.1001-6880.2015.04.027.

[4] 谢良辉. 4-(N-芳基)胺基喹唑啉类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2010. DOI:10.7666/d.D214704.

[5] 刁圆圆,张庆文. 吉非替尼的合成[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6):401-403. DOI:10.3969/j.issn.1001-8255.2008.06.001.

[6] 徐永平,张洋,王宏亮,等. 吉非替尼的合成新工艺研究[J]. 化学通报(印刷版),2014,77(12):1236-1239.

国内供应商(156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