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天业5兆瓦煤制乙炔装...

天业5兆瓦煤制乙炔装置是什么时候建的?

有资料显示,天业从事该项目可追溯到2000年,装置规模从2MW、5MW方向发展。5MW装置建自2007年。
0评论 +关注
共2个回答
素有“有机化工之母”美称的乙炔,是目前世界上机化工产品最基础的原料之一。1970年以后,由于石油化工的飞速发展,乙炔作为有机产品的基础原料逐渐被廉价的乙烯、丙烯所取代。但近年来,随着石脑油裂解制乙烯成本的增加和石油资源的缺乏,乙烯作为基础原料的加工路线面临巨大的挑战,乙炔化工重新焕发活力。    在煤化工下游产品中,业内关注较多的是煤制甲醇和由甲醇往下延伸的二甲醚、乙烯、丙烯,以及煤制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则认为,煤制乙炔一步反应就可以实现,是煤化工的捷径之一,应该受到关注。就此观点,记者近日对金涌院士进行了专访。    中试技术已通过鉴定    记者:在煤化工中,大家比较关注甲醇及其下游产品,您为什么对煤制乙炔另眼相看?    金涌:前一段时间,大家比较看重的是煤制乙烯、丙烯,但是这个路线很长。首先煤气化,然后合成甲醇,再继续往前走,起码要三四步化学反应,并且还要进行分离。而煤制乙炔一步反应就可以实现,路线更直接,装置更小,并且乙炔的活性不比乙烯小。我认为煤制乙炔是煤化工中的一条捷径。    记者:乙炔通常采用电石法生产,煤制乙炔是如何实现呢?    金涌:目前乙炔主要用石灰石和焦炭以电石法生产,但该方法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电能耗比较大。因为要把石灰石和焦炭在电炉里熔化成熔融态,形成碳化钙,然后再跟水反应生成乙炔。石灰石中的钙元素并不进入产品,但在生产乙炔的过程中需要把它熔融,电能耗大;二是产生电石渣这样的废渣,同时还有废水、废气。如果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应该考虑不需要石灰石介入,不经过电石,用煤直接生产乙炔。    当然如果直接用煤粉加氢生产乙炔,就需要煤粉有很高的活性。因此考虑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即利用等离子体炬产生平均温度达5000℃的氢等离子体,然后向其中喷入煤粉,直接生成乙炔、氢气、一氧化碳等混合气,再分离、提浓混合气体后,可得到高质量的乙炔。上世纪90年代我国曾经尝试过从俄罗斯引进该技术,但合作没有成功就搁浅了。    后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天业集团合作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2006年建成了一个最大炬功率2兆瓦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可年产乙炔1600吨。该装置基本成功之后,近年来又建成了一个最大炬功率5兆瓦的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装置,可年产乙炔4000吨。    当然,这个装置在研制过程中也遇到过问题,主要就是反应炉容易堵塞。因为有温度波动,煤里面的煤矸石会熔融黏结。该问题造成的主要矛盾就是开车时间比较短,反应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堵死了。这个问题在进行了技术攻关之后,现在已经完全解决了。功率5兆瓦的装置可以做到开车想开就开,想停就停。这套核心设备3月份已经在**天业集团通过了**建设兵团主持的鉴定。    理论上效益是可观的     记者:那么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可以实现产业化了吗?    金涌:虽然等离子体煤制乙炔这个技术开发出来了,但这个装置目前主要还是做实验用的。前面与之相配套的制煤系统、后面的分离处理装置都尚未配套完善,所以这套装置前面的煤粉系统需要扩建,后面的分离等后处理装置要跟上,使得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形成稳定的生产,并且送到后面的氯乙烯等大系统里面去,这样就可以连续开车了。    总的来说,现在核心技术已经研究出来了,就是要把前面后面的辅助系统都完善起来,并且纳入到大系统中去进行稳定连续地生产,变成产业化的技术。    记者:请您分析一下采用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技术的经济效益。    金涌:从原理上讲,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技术摆脱了石灰石的介入,不用熔融石灰石,按计算结果来看,可以降低能耗30%~35%。由于这个技术的成本主要就在耗电上,所以它比电石法降低能耗30%~35%,也等同于理论上降低成本30%~35%。这样乙炔就不再是高耗能的工业了。尽管还不是非常省能的,但起码不是高耗能的,是可以接受的技术。同时该技术不产生废渣、废水和废气,是一项清洁技术。    就实际情况来讲,因为现在这个系统还没有与后面的大系统并网,还没有进行余热利用,所以还不能具体核算效益。总的来讲,我认为等离子体煤制乙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理论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具体经济效益还要做核算,等并网真正运作一年下来,就能核算出究竟节能多少的结果。    记者:乙炔的市场空间如何?    金涌:目前电石法乙炔的衍生物主要有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烯等。其中聚氯乙烯是电石法乙炔最大的用户,其消费量占电石法乙炔总消费量的70%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聚氯乙烯总产能的75%采用电石法。2008年聚氯乙烯产能为1581万吨,同比增长9%。乙炔大有用武之地。     魔鬼可以变成天使     记者:乙炔下游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是做聚氯乙烯,可是电石法聚氯乙烯一直是被视为落后工艺的。    金涌:没错,近年来,大家认为用煤制聚氯乙烯是一定要淘汰的技术,视之为一个魔鬼。因为一是大量耗能;二是有“三废”产生;三是由乙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催化剂含有汞;四是产业规模很小,一台氯乙烯反应炉的产能只有5000~7000吨。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的工厂,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圆包”,那就是反应器。一个工厂有三五十台这样的小反应器是很常见。假如每台反应器产能5000吨,要生产100万吨聚氯乙烯,就需要200台这样的反应器。这得需要多少仪表和人员来控制它?这就是导致电石法聚氯乙烯无法规模化大生产的主要原因。因此业内以前认为电石法聚氯乙烯应该被乙烯法聚氯乙烯替代。    但是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稀缺,没有足够多的乙烯用来生产聚氯乙烯,所以尽管大家认为电石法是魔鬼,但还是要跟它打交道、使用它。目前中国一半以上的聚氯乙烯是电石乙炔法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为彻底将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的工艺从魔鬼变为天使,除了采用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技术外,还应配套一个流化床氯乙烯反应器。因为现在的电石法氯乙烯合成炉是固定床反应炉,产能规模很小,只有5000~7000吨,并且使用含汞催化剂。如果用流化床反应器来代替固定床反应器,不仅可以扩大产能规模,而且可以减少甚至完全不采用含汞催化剂。因为原来的固定床在操作周期中反应温度热点不断上移,反应过程中导致汞升华损失,所以产生汞污染。而流化床是等温床,汞的升华损失会大大减少,汞污染可以大幅降低。    由于流化床的催化剂可以连续再生,所以对开发新型的催化剂没有寿命要求。这就使得选择催化剂的范围扩大,为开发无汞催化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采用等离子体煤制乙炔代替电石法乙炔,用流化床氯乙烯反应器代替原来的固定床氯乙烯反应器,就可以把以煤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整个工艺的污染问题、能耗问题、汞催化剂问题、大规模化生产问题全部解决,从源头上解决目前电石法聚氯乙烯存在的这4个问题。    记者:那么目前氯乙烯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展又如何?    金涌:现在**天业集团已经建成了4台流化床氯乙烯反应器,单台年产能10万吨,目前正在使用,效果良好。这项氯乙烯合成流化床反应器技术过关后,与前面的等离子体煤制乙炔配套,就可以把电石法聚氯乙烯的全系统进行改造了。前面用等离子体技术完成煤制乙炔,后面用流化床反应器合成氯乙烯,可以实现聚氯乙烯的规模化大生产。我们希望单台流化床反应器产能达到25万吨,这样只要4台反应器就能达到100万吨聚氯乙烯生产规模。    记者:5兆瓦的等离子体煤制乙炔现在可以做到年产能4000吨,有进一步放大的打算吗? 您觉得这个放大工作困难吗?    金涌:我觉得放大工作在技术上比以前的工作要容易,而且放大后在技术上变得更稳定,更容易实现。5兆瓦的装置是目前国际领先的,也是国际上最大的装置。我国的这项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我们还想进一步做大,下一步就瞄准了扩大到15兆瓦以上。这样单台等离子体乙炔炉就能达到2万吨左右产能。建造15兆瓦等离子体煤制乙炔炉的想法正在做冷态实验和计算,在做小试实验。    过去大家认为煤法聚氯乙烯是存在问题的,是个魔鬼,不能大型化,但是因为有经济效益,所以也得拥抱这个魔鬼。等离子体法乙炔可以代替电石法乙炔,流化床为汞触媒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聚氯乙烯这个非常大的领域就会有彻底的改变。当然这还需要时间。不少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看好这个彻底的变革,正在努力实践,希望在两三年内把等离子体煤制乙炔最终制成聚氯乙烯这个“天使”真正塑造成功。这是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现在离真正大型产业化还有距离。    记者: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金涌:研究方面需要学者的配合。另外需要找到有投资条件和相关煤资源的合作企业。这项技术需要的是比较年轻的煤种,就是挥发分比较多的煤种。总的讲就是要把资源、资金和技术结合起来,把煤制乙炔直至聚氯乙烯的清洁生产彻底实现。 # + + 。
氯乙烯流化床反应器已经停车了,真真的,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对从业员工 伤害太大了,工人整天都在清理触媒,就没有休息过
国内供应商(10家)
乙炔相关回答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