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盖德化工网  >  盖德问答  >  为什么古代画作的颜色...

为什么古代画作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1

0评论 +关注
共1个回答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绘画颜料的使用也有悠久的历史。从河南省池县仰部村发掘的著名彩陶中,就绘有红黑相间的彩色图案,证明我们的祖先在5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懂得用彩色颜料绘画了。经考证,当时使用的那种黑色颜料是炭粉,红色颜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2),古人把它称之为“红赭石”。

后来人们在自然界里又发现了一种红色颜料一一朱砂,它比红赭石的颜色更鲜艳。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求(HS)。由于它色彩绚,经久不变,所以一直备受画家珍重。在书画上盖的印章,所用的印泥也是用朱砂做的。古老的字画,由于年代久远,其画纸已变色泛黄,但是那上面的印章却仍是红艳艳的。

我国著名的敦煌壁画上那婆安起舞的飞天,堪称世界艺术珍品。但是那些仙女的面庞和肌肤大都是灰黑色,这真是怪事!

原来,这些画面上的灰黑色物质是硫化铅(PbS)。可当初涂上去的并不是硫化铅,而是一种有名的白色颜料铅白,即碱式碳酸铅。它有很强的盖力,涂抹之处,直可谓白得眼,由子于长期受空气中微量硫化氢气体的腐蚀(煤燃烧、动植物腐烂时都有硫化氢产生),由白色渐渐变成灰黑色。

博物馆里陈列的油画、时间久了,白色画面渐渐变得監然无光,也是同样的道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请你取一块软布,上双氧水,在画面上轻轻擦拭,就可以使画面旧貌换新颜,恢复青春。因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双氧水能把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为白色的硫酸铅。不过,为了保持古代文物的原貌,我们一般不这样做。同样的现象也发生的在欧洲的美术馆中。意大利的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参观者惊奇地发现,有的画面上的天空不是通常见到的蔚蓝色,而是翠绿色。

原来,古代画家所使用的蓝色颜料是一种叫“铜蓝”的矿石,它的化学成分是硫化铜(Cas)和硫化亚铜(Cu2S),这两种硫化物的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作用下,日久天长,能慢慢变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CO?Ca(OH)2],于是“蓝色天空”就渐渐变成了“绿色天空”。

更奇怪的一幅画是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花数年精心创作的巨幅壁画《创世纪》。就在这组奇珍异宝般的壁画中,有一幅除了和其他壁画一样具有无穷艺术魅力以外,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它能相当准确地预示天气的变化。当地人发现,若壁画中人物服饰处的淡红色逐渐隐退并转变成艳丽的蓝色,那么,即使当时云雾缭绕、阴云密布,出门时也大可放心地不带雨具;反之,若壁画人物服饰处的蓝色变成淡红色时,则预示着天可能要下雨了。


相关问题
柴油加氢裂化因焦化装置切塔时焦化柴油携带杂质导致过滤器冲洗? 0个回答
如何防止气化炉渣水处理开停车期间灰水管道垢片脱落? 0个回答
BGA、CSP封装中的球窝缺陷? 1个回答
锂电池涂布行业中,挤压模头使用的垫片厚度大家是怎么计算出来? 0个回答
多糖提取后,加乙醇沉淀产生絮状物,为什么离心后上层有絮状物? 0个回答
编辑推荐
三价铬溶液颜色问题? 15个回答
能否用离心代替旋蒸去除乙醇? 2个回答
想请教下靛蓝染料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下吸收的问题? 4个回答
硫酸钙结垢,用什么清洗掉? 4个回答
氰基取代苯环上的卤素的反应条件? 0个回答
 
请填写举报原因
选择举报原因
 
增加悬赏
剩余能量值
能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