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肾细胞系BSC-1是一种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的培养细胞。BSC-1/猴肾细胞系BSC-1可培养到40-50代,是一种稳定的细胞系,适用于科研。该细胞系的保存条件为4℃保存一年,-20℃长期保存,也可以液氮储存。
有研究成功地从非洲绿猴肾细胞株中分离出高度重复顺序AGMr(HindⅢ)-1基因,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UC18/AGMr(HindⅢ)-1。通过酶切分析、SouthernBlot分析和序列分析,证明了克隆的成功。此外,对Vero细胞培养的狂犬疫苗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发现未经纯化的半成品中残余细胞DNA长度约400~5000bp。斑点杂交分析表明,杂交特异性良好,残余细胞DNA最小检出量约4pg。这表明AGMr(HindⅢ)-1高度重复顺序可特异地应用于Vero细胞残余DNA检测。
此外,还有研究探讨了猴肾细胞系BSC-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草酸钙晶体成核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在猴肾细胞系BSC-1的细胞单层上加入含有钙离子的缓冲溶液后,再加入草酸,可以观察到晶体在细胞表面成核和生长。X射线显微分析表明,这些晶体为二水草酸钙(COD)。研究还发现,细胞的存在促进并调控了COD的成核和定向生长。
[1] 非洲绿猴肾细胞株AGMr(HindⅢ)-1高度重复顺序的克隆及初步应用
[2]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其诱导草酸钙晶体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