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东风法霞 +关注 私信
  • 0被赞
  • 0收藏
  • 0关注
六氟二酐 (Hexafluoroacetone)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评估六氟二酐的产品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进行查看。 首先,纯度是评估六氟二酐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纯度指的是六氟二酐化合物中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比例。通过使用合适的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确定六氟二酐的纯度。高纯度的六氟二酐对于制药过程的成功和药物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次,物理性质也是评估六氟二酐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性质包括外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合格的六氟二酐应该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对于六氟二酐在制药过程中的使用和反应至关重要。 另外,化学稳定性也是评估六氟二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六氟二酐应该在常规储存条件下稳定,不易分解或发生反应。化学稳定性的检查可以通过进行稳定性研究和反应性测试来完成。这有助于确保六氟二酐在长期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也是评估六氟二酐产品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任何药品或化学物质都应该在无菌条件下生产和储存,以防止微生物污染。通过进行微生物检测和控制,可以确保六氟二酐的无菌性,以满足制药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评估 六氟二酐 产品质量可以从纯度、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污染等多个维度进行查看。这些方面的评估有助于确保六氟二酐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满足制药行业的需求和标准。...
柚皮苷是西柚中主要的黄酮类,它令西柚有苦味,为淡黄色粉末状,在110℃干燥至衡重为二水物,m.p.171℃。[α]D 19-82°(乙醇)。 溶解性 1克溶于1000ml水,溶于丙酮、乙醇、热醋酸和热水,不溶于乙醚、己烷和氯仿。 药理作用 柚皮苷是一种双氢黄酮类化合物。由于A环和B环之间完全没有共轭,所以在282nm有强烈的紫外吸收峰,使柚皮苷显示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突变、抗过敏、抗溃疡、镇痛、降血压活性,能降血胆固醇、减少血栓的形成,改善局部微循环和营养供给,可用于生产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1、报道表明大鼠皮下注射100mg/kg 柚皮甙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00mg/l浓度的柚皮甙对水疱性口炎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降低血液的粘滞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并且有镇痛、镇静以及较强的增加实验动物胆汁分泌; 3、有脱敏和抗过敏、活血解痉、改善局部微循环和营养供给的性能,对促进药物排泄、解除链霉素对第8对脑神经的损害、缓解链霉素的毒副作用有独特疗效; 4、柚皮甙在碱性条件下,经氧化处理,可得到二氢查耳酮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1000倍。柚皮甙与异香兰素作用,得新橙皮甙,新橙皮甙是二氢查耳酮甜度的950倍,是一种无毒、低能量、高甜度的新一代甜味剂。 生物活性 柚皮苷具有很多生物活性,有抗氧化、抗突变、抑菌、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等价值,其亦可以促进动物骨骼生长,加强脂肪和乙醇的新陈代谢,抗氧化。 用途 柚皮苷可用作天然色素、风味改良剂和苦味剂,用于食品、饮料的生产,又可作为合成高甜度、无毒、低能量的新型甜味剂二氢柚苷查耳酮和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的原料。柚皮苷还可在其它领域应用。研究报道:柚皮甙有阻断邻苯三酚自氧化的自由基链反应,即柚皮甙有抗氧化性作用。...
背景及概述 8-苯胺-1-萘磺酸,又称为N-苯基-8-萘胺-1-磺酸,是一种用于染料中间体生产的化合物。它具有独特的结晶形态和溶解性质,常用于生产染料和作为蛋白质研究荧光探测剂。 应用 8-苯胺-1-萘磺酸是一种荧光染料,在蛋白质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可以结合到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用于测定亲和力的疏水性配体及其结合蛋白。此外,它还可用于五分类血球试剂白细胞的固定和检测共聚物水溶液中疏水位点的存在。 合成方法 8-苯胺-1-萘磺酸的合成方法包括苯胺和周位酸在硫酸存在下的缩合反应。经过减压蒸馏和反应纯化等步骤,可以得到高纯度的8-苯胺-1-萘磺酸。 高纯度8-苯胺基-1-萘磺酸的制备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Fortschr. Teerfarbenfabr. Verw. Industriezweige, vol. 3, p. 513....
含氟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膜渗透性、抗代谢稳定性及与脂膜的亲和力、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农药中。2-羟基-3-三氟甲基吡啶是含氟吡啶杂环类一种很有价值的化学品,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有机合成,有机溶剂,也可应用于染料生产、农药生产及香料等方面。 如何制备2-羟基-3-三氟甲基吡啶? 一种2-羟基-3-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性将2-氯-3-三氟甲基吡啶投入高压反应釜中,向高压反应釜内加入氟化氢,搅拌状态下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物料水洗、中和、精馏,制得2-氟-3-三氟甲基吡啶; (2)将2-氟-3-三氟甲基吡啶置于氨化釜中,向氨化釜中加水,之后通入液氨,升温反应后降温,出料至接收釜中,经离心、干燥,制得2-氨基-3-三氟甲基吡啶; (3)将盐酸置于反应釜内,搅拌状态下降温,之后缓慢加入2-氨基-3-三氟甲基吡啶,反应釜内温度降到0-10℃时,向反应釜内滴加亚硝酸钠水溶液,结束后保温取样,取样合格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液碱中和,再经抽滤、干燥分离出产品2-羟基-3-甲基吡啶。 以2-氯-3-三氟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氟化制备成2-氟-3-三氟甲基吡啶,再经氨化反应制备2-氨基-3-三氟甲基吡啶,然后经重氮化反应,制备得到2-羟基-3-三氟甲基吡啶。 参考文献 CN108003093A ...
白薇提取物是提取自白薇的根茎部,是纯天然的“超强修复因子”。它能快速祛痘,肉眼可见的淡化痘印,收缩毛孔,平滑肌肤方面的效果也非常惊艳。 来源 白薇提取物为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化学成分 白薇提取物含白薇苷A~E(cynatratoside A~E)和芫花叶白前苷C、H、F(glaucoside C,H,F)等。 药理作用 白薇提取物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其可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风湿关节痛,腰痛,腹痛,九子疡。 功效作用 白薇提取物有抗炎的作用,在化妆品中可以用作抗炎剂;同时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所以也有美白祛斑的作用。 制备 白薇提取物在制备用于防治柑橘采后病原菌的药物组合物和/或柑橘采后保鲜剂中的用途;所述白薇提取物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将所述白薇中加入白薇重量10~40倍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100%的乙醇,在提取温度为40~60℃,提取时间为60min~150min,超声频率为30~40KHz的条件下提取;过滤,浓缩,干燥或不干燥,即得。...
介绍 1-氨基环丁甲酸(1-Aminocyclobutanecarboxylic acid,简称ACBC)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分子式为C5H9NO2。外观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好。 图一 1-氨基环丁甲酸 应用 1-氨基环丁甲酸是一种重要的“非天然氨基酸”,有很强的识别肿瘤及非肿瘤比例的能力,其中用11C标记羧基的1-氨基环丁甲酸是一种较好的正电子X线断层摄影的成像剂,尤其在肿瘤识别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化学合成方面,1-氨基环丁甲酸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包括从环丁酮出发或通过5-环丁基乙内酰脲开环法等。它在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是一种NMDA受体的甘氨酸位点的激动剂,具有生物活性,因此常作为医药中间体使用。 合成 以往合成的缺点 它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用5-环丁烷基乙内酰脲开环[3]制备,但由于合成路线比较长,而且中间产物的分离、提纯比较困难而难以工业化生产。 新合成方法 徐景海[1]参考甘氨酸的合成工艺,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反应方程式如下:以1-溴代环丁甲酸为原料,以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为催化剂在异丙醇回流的条件下制备1-氨基环丁甲酸。与原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不仅合成路线缩短,中间产品的分离、提纯也比较容易,因此是一种比较好的制备方法. 第一步: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3-二溴丙烷为原料,分别合成出产物(1),(2),(3)。将(3)100 g与9 mL三氯化磷混合,于105~110 ℃之间,滴加224 g溴,并控制在该温度范围内反应5 h,待溴完全褪去后,停止反应。分别用水、5%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混合物,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涤,得浅黄色溶液,加入盐酸调节pH值小于1,乙酸乙酯萃取。除溶剂,减压蒸馏,收集102~107 ℃(133 Pa)之间的馏分。乙酸乙酯重结晶得白色片状晶体即为产品(4). 第二步:将(4)10 g溶于100 mL异丙醇中,隔绝湿气向体系中通氨气,约20 min后测溶液pH值约为8,加入0.1 g乌洛托品,加热至回流。间歇地向体系补充氨气控制沸点不高于80 ℃,回流4.5 h后,tlc[V(正己烷)∶V(乙酸乙酯)∶V(醋酸)=5∶2∶1]显示没有原料点,停止反应。过滤,除去白色固体(溴化铵),得浅黄色溶液。除溶剂后,向得到的固体中加入约30 mL水,乙醚萃取,萃取液弃去。除水,加入100 mL异丙醇,加热至回流仍有白色固体不溶物,过滤,干燥所得固体,乙醇和水重结晶得(5),即1-氨基环丁甲酸. 图二 1-氨基环丁甲酸的合成 参考文献 [1]徐景海,冷延国,付志峰.合成1-氨基环丁甲酸的新方法[J].化工科技,2004,(03):30-32....
在冲击应力作用下,橡胶颗粒会发生空穴化作用,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空穴化作用将裂纹或银纹尖端区基体中的三轴应力转变成平面剪切应力,从而引发剪切带,有利于冲击强度的提高。 空穴化即在橡胶颗粒内或其表面产生大量微孔,微孔的直径为纳米级。这些微孔的产生使橡胶颗粒体积增加并引起橡胶颗粒周围基体的剪切屈服,释放颗粒内因分子取向和剪切而产生的静压力及颗粒周围的热应力,使基体中的三轴应力转变为平面应力而使其剪切屈服。形成空穴本身并非能量吸收的主要部分,主要部分是因空穴化而发生的塑性屈服。 应当指出,在裂纹或银纹尖端应力发白区产生的空穴并非随机的,而是结构化即存在一定的阵列,每个阵列的厚度约为1~4个空穴化橡胶颗粒,长度约为8~35个颗粒。 空穴化阵列是由橡胶颗粒链产生和发展面形成的。在这种颗粒链中,颗粒之间的间隔大约为0.05μm左右。空穴化改变了局部应力状态,使颗粒体积增大,在基体中形成小的塑性区,此过程反复进行,最终产生大的塑性形变(屈服形变)。 由橡胶颗粒链产生空穴化阵列,这意味着在共混过程中混合过分得均匀并不一定好,而应保持橡胶颗粒的一定聚集结构。例如,以ABS增韧PVC时,混炼的均匀程度与温度有关,混炼温度越高,体系越均匀。采用140°C、160°C和185°C三个混炼温度,共混物的混合均匀程度依次增大,而带缺口Charpy冲击强度却依次下降,分别为42kJ/m2、26kJ/m2和8kJ/m2。表明橡胶颗粒分散的某种不均匀会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
固定化酶的固定化方法会改变酶的催化性质。为了评估固定化酶的实用性和固定化方法的优劣,可以通过测定固定化酶的各种参数来进行判断。以下是常见的评估指标: (1) 相对酶活力是指具有相同蛋白质量的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活力的比值。它受到载体结构、颗粒大小、底物分子质量大小以及酶与载体结合效率的影响。 (2) 酶活力回收率是指固定化酶的总活力与用于固定化的酶的总活力之比。通过测定酶的活力回收率可以确定固定化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活力回收率应小于1;若大于1,则可能是由于固定化活细胞增殖或某些抑制因素排除的结果。 (3) 固定化酶的半衰期是指固定化酶的活力下降为初始活力一半所经历的时间,用t1/2表示。它是衡量固定化酶操作稳定性的关键。固定化酶的半衰期可以通过长期实际操作或较短时间的操作来推算,类似于化工催化剂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
+4氧化态 锕系元素中的+4氧化态比镧系元素更常见。在镧系中,只有CeⅣ能够在溶液中存在。在锕系中,+4氧化态也是Th的主要氧化态。PaⅣ、UⅣ和PuⅣ在溶液中相当稳定,而AmⅣ和CmⅣ很容易被还原,只在酸性较低的浓氟化物中以络离子形式存在。对于Am来说,它也能在磷酸盐的溶液中存在。Bk之后的元素不能被氧化。此外,锕系元素的氢氧化物、水合氟化物和磷酸盐在水中溶解很少,这一点与镧系化合物相似。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特点:(a)锕系元素的二氧化物,MO2,从Th到Bk都具有萤石晶格。(b)锕系元素的四氟化物,MF4,与镧系的四氟化物是同构体。(c)只有Th、Pa、U和Np有氯化物和溴化物,这可能是因为卤素不能氧化较重的金属;只有Th、Pa和U有碘化物。(d)人们还得到了从Th到Np的卤氧化物,例如反应: 3MX4+Sb2O3 →(△) 3MOX2+2SbX3↑450° (e)在水溶液中,水解、络合和岐化反应对锕系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5氧化态 +5氧化态是Pa的常见氧化态,在化学性质上与Nb和Ta非常相似。 其他一些元素只得到了少量的固体化合物。只有Pa和U有化物,从Pa到Pu都有络阴离子的盐,如MF6-、MF72-和MF82-,而Np和Pu只能通过固相反应制取相应的化合物。已知Pa、U和Np有卤氧化物,如MOCl3。 与Nb和Ta族的重要区别是锕系元素形成二氧离子MO2+,对U、Np、Pu和Am的化学性质来说,MO2+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进一步讨论这些离子,但在这里我们注意到利用岐化反应的难易来决定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例如: 2UO2++4H+ ? U4++UO22++H2O K=1.7×10(6次方) 其稳定性的顺序是U<Pu<Np~Am。 +6氧化态 在简单化合物中,+6氧化态仅出现在U、Np和Pu的六氟化物中,MF6。没有证据表明AmF6存在。 在固体和液体中,+6氧化态的主要化学性质是U、Np、Pu和Am的二氧离子,MO2+。下面将讨论这些特殊的离子。 +7氧化态 最近才发现锕系元素中存在+7氧化态,目前只知道Np和Pu有+7氧化态。 在“镎酸盐”Na2Np2O7·nH2O的悬浮液上,臭氧作用后加入[Co(NH3)6]3+,得到了NpO53-或很可能是[NpO4(OH)2]3-离子的一种盐。其中一些盐与Tc和Re族的盐是同晶型的。Np的+7氧化态已通过特征的穆斯堡光谱法确定,其异构体的转变可能与5f电子的数目有关。在NaOH溶液中,NpⅤ或NpⅥ的电解或臭氧氧化可以得到NpO53-的绿色溶液,这个溶液在25℃时只能缓慢被还原: NpO53-+H2O+e=NpO42-+2OH- E=0.58伏(1M NaOH) 对于Pu来说,PuO2和Li2O在430℃下暴露在氧中得到Li5puO6,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绿色水溶液。这个性质类似于ReⅦ和TcⅦ。 ...
铜形成许多化合物,其中Cu—Cu距离是短的,足以表明有效的M—M相互作用,但是决没有实际的Cu—Cu键。重要的一类多核化合物是双核的羧酸桥化合物(25-H-ⅩⅣ)和有关的1,3-三嗪化合物(25-H-ⅩⅤ)。 这些化合物中有未成对电子弱的偶合,对每个CuⅡ离子的一个电子引起一个三重态只比单一基态高出几个千焦·摩-1;因此常温下,三重态明显的填充,所以化合物是顺磁性的。25℃时,每个Cu原子特有的μ有效约1.4玻尔磁子。而磁矩受温度影响很显著,如图25-H-6表示温度对Cu2( OCOCH3)4(H2O)2有效磁矩的影响。 双核醋酸盐和许多其它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磁矩同样依赖于温度可以描述成邻接在CuⅡ原子上的未成对物种的反铁磁偶合。用数学式表示引入-JS1S2项(S1=S2=1/2是自旋量子数,J是偶合常数)换算成哈密顿(Hamiltonian)算符;大多数化合物的J值接近300厘米-1。 企图说明这种相互作用的详细性质受争论所影响,对它正确的叙述仍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现在一般认为双核醋酸盐中的相互作用基本问题是δ轨道之间的对称性,但是否这就是二个金属原子的dx2-y2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或实质上通过成桥羧基的π轨道传递还未解决。任何一种情况下所有能级的真正次序,主要与自旋交换相互作用有关,这仍在争论。 近来发现一种有趣的三核CuⅡ化合物,Cu3(C6H5N2O)3(OH)(SO4)·16.3H2O。已报导过它有显著的磁性相互作用。它中心部分的结构如图25-H-7所示。假定在单个CuⅡ原子的开始单独占有的原子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分子轨道图形的三个方向中有一个二重简并轨道,其能量处于最低,这就可以充分说明它的磁性。这样三个电子占据轨道,导致其中二个电子成对。由于CuⅡ原子分开较远,这种相互作用可以认为是间接的,是通过OH基二重桥传递的。 ...
在直线型和弯曲型的端式NO基配位的络合物中如何去判定金属的氧化态都是含糊不清的。 就直线型的分子而言,近期文献中通常认为NO的式子是NO+离子。例如在熟知的确基普鲁士离子[Fe(CN)5NO]2-中,金属的氧化数被认为是+2,它具有一种d6的电子组态。尽管这是一种似乎有理的数值,但穆斯堡尔(Mössbauer)谱以及其它的物理证据指出铁的有效氧化数是+3。这一数值是假定NO在本质上作为中性配位体而得到的。这一想法是NO首先转移它的π*电子到铁上去而成为NO+,此阳离子成为一种电子-给予体,最后dπ电子密度再反馈转移到π*轨道上去,这种从它先转移一个电子的方式看上去是对净电子分配法的不必要复杂化。它的唯一优点是在某些场合下可以直观地满足金属的氧化数。然而,许多情况下,在直观上也得不到满意的氧化数,例如Fe(NO)2(CO)2和Co(NO)3中M的氧化数是-2和-3。 对物理和化学重要的是真正的电子分布,所以在本质上属于共价键的场合下,应该避开由判定氧化数所必须的或从而得出结果的离子式。我们根据NO的π*电子与金属的dπ电子成对来处理M-NO键,并以此来描述本质上是电中性的电子分布,同时得出金属原子的正确电子构型的说明。 文献中对弯曲的M-N-O基的描述有两种相反的式子。某些作者建议这类化合物可看作为一个NO-络合物,而另一些作者却认为是NO+络合物。在前一种情况下的金属原子给出一对σ电子到氯原子的一个sp2σ轨道上去。看上去不相同的两种极端的离子形式中的任一种在物理学上都是逼真的。大概,在每一种情况下,M-Nσ键在本质上是多多少少受到极化的共价键,到底采用那种表达形式,这决定于金属及共所接触的配位体的真实性质。NO-的表达形式在某些场合下是近乎真实的,从它可得出直观的合理氧化数。例如在[Co(en)2Cl(NO)]+和[Co(NH3)5NO]2+中,假如把NO当作配位的NO-离子,那末Co(Ⅲ)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并且与大量的Co(Ⅲ)胺化学是非常吻合的。所以若认为这种分子含有Co(Ⅰ)对NO+的给电子想法倒是有点儿奇怪的。 总结一下有关直线型和弯曲型端式MNO基的见解,或许可以更好地描述结合在每个基团上的电子分布情况。在直线型MNO基中,基本的相互作用是从N给予一对σ电子并伴随着一个Nπ*-dπ键,还常常具有从dπ→Nπ*相互作用而来的附加键合。在弯曲型MNO基中,相互作用基本上是由金属的一个σ电子和氮的一个sp2轨道的σ电子形成的共价单键,这个键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极性。 ...
不同来源的淀粉具有不同的颗粒大小和形状。淀粉在植物体中以颗粒状存在。天然淀粉不溶于水,这是因为淀粉颗粒外部有一层皮质淀粉,它保护着淀粉颗粒。淀粉颗粒中约80%是支链淀粉,20%是直链淀粉。当淀粉加热时,颗粒吸水膨胀并破裂,直链淀粉溶解在水中,而支链部分形成胶状的淀粉糊。淀粉糊在纺织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防止织布时织纱的中断。 淀粉还具有水解反应的特性,在酶或无机酸的存在下可以发生水解。首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然后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或葡萄糖。工业上利用这个原理从含淀粉的原料制取麦芽糖、葡萄糖,或进一步发酵制酒和酒精。特种的丙酮-丁醇菌发酵还可得到丙酮、丁醇等重要化工原料。 淀粉遇碘呈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反应。糊精遇碘呈紫红色,而葡萄糖遇碘不显颜色,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特性来鉴别淀粉的存在。利用淀粉的特性反应,可以测定水稻叶鞘中淀粉的含量,从而推知水稻植株中氮素的营养状况。 ...
加热的目的及注意问题 加热的目的是根据化验分析工作中的特殊要求而确定的。加热可以加快反应速度、蒸发浓缩、熔融、加快溶解、保温等。在进行加热操作时,需要考虑被加热物质的性质,如是否易燃、是否会分解变质、是否会蒸发等。此外,还要注意加热产生的蒸气或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加热方法 加热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直接加热是指在火焰或电器加热仪器上直接加热,需要选择适当的容器材料。间接加热的方法更为常见,可以通过各种浴器实现,如水浴、蒸汽浴、油溶、沙浴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红外线灯照射加热方法。 灼烧及注意事项 灼烧是将固体物质加热到高温以达到脱水、除去挥发性杂质、烧去有机物等目的的操作。灼烧可以在喷灯或高温电炉中进行,需要使用耐高温的容器。灼烧温度的选择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稳定性来决定,可以通过物质达到恒重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在灼烧完毕后,需要等待高温电炉冷却到200℃以下才能开门取出样品。在加热和灼烧的周围不要存放易燃物质,并要准备好防火设备。 ...
你们听说过动物可以生产咖啡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里就有两种由动物生产的另类咖啡。 麝香猫咖啡 “麝香猫咖啡”也叫“猫屎咖啡”,是由印尼椰子猫(一种麝香猫)的粪便作为原料所生产的。该种动物主要以咖啡豆为食,其又喜欢挑选咖啡树中最成熟香甜、饱满多汁的咖啡果实当作食物。咖啡果实在椰子猫胃里完成发酵后,破坏了蛋白质,产生短肽和更多的自由氨基酸,咖啡的苦涩味会降低。咖啡果实经过它的消化系统,被消化掉的只是果实外表的果肉,那坚硬无比的咖啡原豆随后被麝香猫的消化系统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经过清洗、烘培后就成了“猫屎咖啡”。在消化过程中咖啡果实产生了无与伦比的神奇变化,风味趋于独特,味道特别香醇,丰富圆润的香甜口感也是其他的咖啡豆所无法比拟的。 泰国生产“大象屎咖啡” 法新社消息,喜欢特殊咖啡味的人除了可以选择已经面市的“猫屎咖啡”之外,现在又可以选择“大象屎咖啡”了。与俗称“猫屎咖啡”的麝香猫咖啡一样,“大象屎咖啡”就是让大象吞食后经消化随大便排出的咖啡豆。咖啡爱好者可以在曼谷一家高档酒店买到这种当今最昂贵的咖啡每千克咖啡豆1100美元,或50美元两杯咖啡。安纳塔拉酒店说,研究显示,大象消化系统中的酶可以消化咖啡豆的蛋白质。由于蛋白质也会令咖啡产生苦味,所以蛋白质越少,咖啡的苦味就越少,味道也更顺滑。这家酒店在泰北拥有一个大象园,大象屎咖啡”就是由园里的30头大象“生产”的。 浓缩咖啡(Espresso) 工作之余的意大利人喜欢以咖啡提神,但为了节省时间,他们需要一杯简单但浓厚的咖啡,所以才有了其代表饮品Espresso,也就是“浓缩咖啡”的意思。 拿铁(CaffeLatte) 一杯地道的拿铁咖啡,配制的比例是牛奶70%、奶沫20%、咖啡10%。虽然咖啡的成分最少,但却决定了它叫咖啡。这里有条重要寓意:少数不一定服从多数;少数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成为主角。 美式咖啡(Americano) 美式咖啡是使用滴滤式咖啡壶制作出的黑咖啡,或者是意式浓缩咖啡中加入大量的水制成,口味比较淡。因为一般的萃取时间相对较长(大概四五分钟),所以咖啡因含量较高。与大杯咖啡一样,是一款经过淡化的浓缩咖啡,可以配以牛奶饮用。 摩卡(Mocha) 摩卡与拿铁咖啡一样,通常是由三分之一的意式浓缩咖啡和三分之二的奶沫配成,不过还会加入少量巧克力。巧克力通常会以巧克力糖浆的形式添加,但某些咖啡店会以巧克力粉末取代。 ...
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典型样品中每个原子的平均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或amu表示。它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原子量大致等于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然而,有些元素的原子量处在两个整数之间。这是因为典型样品中含有多个天然存在的同位素,它们的平均重量使得原子质量单位表现为小数。 密度是指元素绝对纯净、无瑕疵的单晶的理想密度。它一般是通过结合原子量和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量得到的原子在晶体中的空间间隔数据计算出来的。 原子半径是指相邻两种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单位是皮米(pm,1米的一万亿分之一)。它是物质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晶体结构图显示了元素在最常见的晶体形态时的原子空间排列方式。对于气态或液态的元素,该图显示它们在被冷却到固态时呈现的晶体形态。 电子填充顺序图显示了电子在填充可用的电子轨道时的顺序。 原子发射光谱是指当一种元素的原子加热到极高温度时,它们会发射出具有特定波长的光。这些特定波长的光对应于该元素原子各个电子轨道之间的能级差。 不同元素在不同温度下的物质状态可以用摄氏温标表示。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分界线是熔点,液体和气体之间的分界线是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熔点和沸点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
自从有机试剂开始被用作滴定剂,特别是乙二胺四乙酸作为滴定剂应用以来,容量分析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此外,还不断提出了选择某些符合容量分析基本要求、对被测物质具有选择性反应的有机试剂作为滴定剂的分析方法。例如,邻-羟基汞苯甲酸可以作为测定硫化物的选择性滴定剂,在有碘化物、亚硫酸盐、硫氯酸盐等存在的情况下滴定硫化物。这种滴定反应的方法误差要比标准碘量法小。对于这类选择性滴定剂,将进行简略介绍。 这类选择性滴定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只与少数几种甚至一种离子定量反应,其他离子的存在不会干扰测定。这样就可以避免繁琐的消除干扰的步骤。例如,丁二肟与镍离子能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可以用于镍的滴定分析。除了Fe(Ⅱ)、Pd(Ⅱ)等少数几种离子会干扰外,其他离子的存在不会影响镍的测定。可以直接使用丁二肟的乙醇溶液作为标准溶液滴定镍,或者加入过量的丁二肟试剂后滴定剩余的丁二肟量以间接计算镍的含量。这种分析方法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只是因为丁二肟的乙醇溶液直接滴定镍的终点判断困难而未得到推广。直到后来人们弄清楚了其他离子对于测定镍的影响后,才不断提出了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如电位滴定、安培滴定等来帮助判断终点,使得这些方法现在已经常应用在含镍样品的分析上。 随着分析仪器的发展,结合使用自动记录或仪表指示终点的方法,使得应用选择性有机滴定剂的一类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不断提出新的滴定剂。例如,为了测定汞(Ⅱ)盐及含汞药剂,提出了应用NH 2 OH作为滴定剂的容量分析法。由于Pd与苯-1,2,3-酰胺重氮盐能生成不溶于水而溶于二甲替甲酰胺的络合物,所以该试剂可作为电流滴定Pd(Ⅱ)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滴定剂,该方法的选择性极好。大于100倍量的铂族金属离子和Au(Ⅲ)、Ag(Ⅰ)、Cu(Ⅱ)、Fe(Ⅱ)(Ⅲ)、Zn(Ⅱ)和Mn(Ⅱ)均不会干扰测定。此外,还出现了使用选择性膜电极用四苯硼酸钠电位滴定铜、聚乙烯亚胺安培滴定铜、甲基苯基二巯基硫吡喃酮安培滴定银、2,4-二硫代缩二脲安培滴定碲(Ⅳ)等新方法。 ...
在进行硫化物、氢氧化物和银组卤化物的沉淀或洗涤时,常会遇到胶体溶液的形成或胶溶作用。结果,用过滤和离心沉降法都无法实现难溶物与溶液的分离。 共沉淀的结果使得离子的分离不能完全,特别是微量组分往往被其他组分的大量沉淀所吸附,以致在滤液中不可能被检出。显然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影响就更大。通常使微量组分与大量组分分离时,最好是先将微量组分分出,而不是相反。 另一方面,沉淀吸附了杂质,往往发生性质(例如颜色、晶形、溶解度等)的改变,而造成分析上的所谓“反常现象”,甚至导出错误结论。例如,NiS不溶于1MHCl,但Ni 2+ 与Mn 2+ 同时沉淀为硫化物后,用1MHCl处理时,一部分NiS也随MnS(易溶于1MHCl)一同溶解(共溶现象)。 与HgS(不溶于热HNO 3 )一起沉淀的CdS(易溶于热HNO 3 ),在用热HNO 3 处理时,不能完全进入溶液,可能是由于形成CdHsS 2 的缘故。 用H 2 S从醋酸缓冲溶液中沉淀ZnS(纯的为白色)时,由于有Co 2+ 共沉淀,而呈绿色。亮黄色的CdS在有Ni 2+ 存在时,呈棕色甚至黑色。 CaSO 4 ·2H 2 O沉淀时形成特殊的细长针状结晶,但在三价铁盐存在时,则形成细小的长方柱形,而在三价铬盐存在时,则成为六角形或斜方形。这时显微结晶分析法有干扰。 ...
当某一元素或化合物与氧化合时,会产生热量,这种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包括镁、氢、碳、硫、甲烷、二硫化碳以及糖的燃烧等。这些反应在开始后会持续进行,无需外界能量的供给。例如,碳在氧气中会持续燃烧并释放热量,直到碳或氧消耗完为止。 与放热反应相反,吸热反应是指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进行的反应。例如,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只有在持续加热的情况下才能继续进行。 一些化合物通过高度放热反应生成,例如H20和CO2,它们对热是稳定的,因此被称为热稳定的化合物。通常需要高温才能将它们分解为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反,由吸热反应得到的化合物,如过氧化氢(H2O2),是热不稳定的,即它们的内能有助于打破原子之间的键,使得这种分子甚至在室温下也能分解。 反应热是指在化学变化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通常以热的形式存在。生成热是指在单质生成化合物的过程中涉及的能量变化。习惯上,当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时,反应热的值标为负;反之,当反应中吸收能量时,反应热的值标为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分解一种化合物所需的能量与形成该化合物时释放的能量相等。能量守恒定律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例如,分解一摩尔水所需的电能与释放的68,315卡热量相等。 ...
如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油气藏层位也越来越深。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难度也随之增加。在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油田化学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优良性能、实用性强且环境安全的油田化学品,油气工业才能快速发展。 油气开采主要分为勘察、开采和储运三个阶段。勘察阶段包括地震勘察、钻井勘察和压裂试采。开采阶段又分为水平并组钻井、固井压裂和压裂液反排。储运环节则涉及管输、压缩液化运输和井口转化后运输三种方式。 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核心技术是水平钻井和分段压裂技术。随着国内非常规油气开发的兴起,压裂能力的提升变得迫切。此外,老油田的增产需求也带来了对储层改造和压裂的需求。 因此,国内油气开采和油田矿山机械清洗工作变得十分繁重。除了压裂设备,连续油管设备的清洗也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连续油管清洗对于下游生产油管的清洗和修井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油气开采和油田矿山机械清洗所需的化学品显得尤为重要。 Bc001白电油 [英文名]whiteoil [别名]正己烷 [结构式] CH3 (CH2)4CH3柏館也特田 [相对分子质量] 100. 21 [组成] 正已烷白电油: 6#, 120井(快干型,慢干型)。 [性能指标] 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 (20°C) 0. 6594,凝固点一90.6°C,沸点98.4C,闪点一4°C,燃点215C,折射率1.38512, 黏度(20C) 0.4mPa. s,溶解度参数δ=7.4。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主要用途]油田矿山工业上用作清洗剂,广泛应用于五金、电子、印刷和制鞋等行业。 [应用特点]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挥发性,去污能力强。 [包装规格]闻全新铁桶,140kg/桶;桶装或槽罐车。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防火,防晒。 Bc002快干型环保清洗剂FRB-663 [英文名] quick- drying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leaning agent FRB-6636 [别名]快干型环保清洗剂: 快挥发型环保清洗剂 [组成]由表面活性剂、 清洗剂、氧化剂等组成。 [主要用途]是一种替代白电油的环保清洗剂,具有快干、气味小、清洗力强的特点,不含卤素、苯、甲醛和邻苯二甲酸酯。 [应用特点]除油速度快,清洗后各种工件能够快速干燥,方便操作,节省干燥时间。 [性能指标]气味微弱,不溶于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 [使用方法]擦拭清洗、浸泡清洗、喷射清洗。 [包装规格]20L/小塑胶桶,200L/大铁桶。 [安全性]符合ROHS、REACH两个欧盟绿色环保指令,可提供无卤素、无苯等相关权威环保检测报告。 ...
林产化工天然食用色素是指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的色素,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花青素类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色素,通常以糖苷的形式存在。花青素的结构包括花色昔元和糖两部分,糖的种类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木糖。 花青素色素的色泽多样且鲜艳,但对温度和pH值敏感,长时间加热会使其褪色,溶液的pH值和无机盐也会影响其颜色。 黄酮类及其他酮类色素属于水溶性色素,通常呈黄色。这类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溶剂,但难溶于苯、乙醚。在盐酸的作用下,色泽会变得更加艳丽。 类胡萝卜素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以共轭双键形式连接而成的色素,一般不溶于水、乙醇、甲醇,但易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四吡咯类色素由四个吡咯环构成,如叶绿素、血红素。这类色素一般不溶于水,但经过改性后的叶绿素铜钠能溶于水。 醌类色素包括苯醌、萘醌和蒽醌等型式,一般不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焦糖类色素呈酱色,如焦糖色素,是由糖质原料经高温分解或和铵化合反应制得。焦糖色素的化学性质因组成不同而有所差异,其溶液的pH值也会影响其性质。 ...
 
个人资料
  • 东风法霞
  • 职业经历
  • 教育经历
  • 个人简介
  • 影响力 0被赞0收藏0关注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再签到3天,将额外获得3个能量值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