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
chup8928 +关注 私信
  • 0被赞
  • 0收藏
  • 0关注
对于一些非医学行业的人来说,吡 咯类药物可能并不太熟悉。实际上,吡 咯类药物是一类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真菌治疗,其疗效显著,且相对于两性毒素B来说,副作用较小。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有关吡 咯类药物的相关内容。 吡 咯类药物主要指的是含有吡 咯杂环的药物,例如氟康唑和乙酰胺吡 咯烷酮等。当出现牙疼时,可以使用含有甲硝唑的牙疼胺,或者使用人工硫磺制剂牙周康。但是,对于对甲硝唑过敏的人来说,最好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吡 咯类抗真菌药物包括哦咪唑类和三唑类。咪唑类药物中,酮康唑是最常用的,但由于其严重的肝脏反应,目前很少用于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克霉唑、咪康唑和益康唑主要用于局部治疗。三唑类药物中,氟康唑、伊 曲 康 唑和伏 立 康 唑是治疗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物。 常用的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有酮康唑、伊 曲 康 唑和咪康唑。酮康唑等芳乙基环状缩酮类化合物是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对于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不适宜,因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此外,芳乙基环状缩酮类化合物对曲霉菌、毛霉菌或足分子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因此不适用于治疗这些感染。酮康唑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在停药后可以逐步恢复。 ...
镧系化合物的原子光谱相比较重元素的原子光谱更为复杂,且很难确定其位置。在镧系化合物中,最低能级的化学行为非常重要,而5fn7s2和5fn-16d7s2之间电子的竞争也很有趣。图28-1显示了镧系和锕系近似的相对位置。镧系的前半部分元素的5f轨道跃迁到6d轨道所需能量较少,相比之下锕系元素的4f轨道跃迁到5d轨道所需能量较多;因此锕系元素倾向于提供更多的价电子而呈现高价态。而锕系的后半部分更加类似于镧系。 另一个区别是5f轨道相对于6s和6p轨道比4f轨道相对于5s和5p轨道有更大的空间伸展。实验表明5f轨道有很大的空间伸展;在CaF2晶格里UF3的电子自旋共振谱表明这种结构应归于氟核和U3+离子电子自旋的相互影响。这意味着5f轨道和氟的一个小的重叠构成一个f共价,有利于离子键。用离子没有观察到类似的效应。在镧系元素中由于处在内层4f轨道的电子不能参加成键,而实际上可以说利用4f轨道成键的化合物是不存在的。 因而,在锕系中,某一原子序数(特别 U-Am)范围内5f、6d、7s、7p轨道的能量可以做粗略的比较,因为轨道也能在空间重叠,它们中的一个或全部都能成键。在化学上镧系比锕系更倾向于形成络合物这一事实表明了上述情况,镧系的键几乎全部是离子键。的确,锕系甚至能与某些兀键配位基团形成像与卤化物、硫酸盐和其它离子一样的络合物。与镧系化学性质的区别通常归因于包括5f电子的共价杂化键合的贡献。 进一步说:因为5f、6d、7s和7p能级是可以比较的,电子从一个能级转移到另一个能级所具有的能量,和从5f到6d,可以认为正好处在化学键能的区域内。在一确定氧化态里元素的电子结构在化合物间可以变化而在溶液里取决于配位基的性质。如果说轨道用于成键或者有意思的断定成键是共价型还是离子型往往是不可能的。 28-3.离子半径 表28-1中列出了最普通的氧化态的离子半径,而且在图28-2中与镧系的这些离子作了比较。有一个明显的“锕系”收缩,使两系列半径的类似性同由此决定的化学性质变化规律的类似性相符合,例如:卤化物水解的热力学结果就是一个例证。在相同氧化态里相似化合物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而只有参数不同也是一般的情况。 28-4. 吸收光谱和磁性 锕系离子的电子吸收光谱类似于系化合物,这是由于5fn能级上电子的跃迁和包含一些狭带,比较不受配位场的影响;强度大约是镧系带的10倍。 只含有一个f电子的光谱是简单的,只包含一个单一的跃迁2F5/2-2F7/2。对于f7组态(Cm3+;参见Gd3+)来说最低激发态大约比基态高4电子伏特,因此这些离子只是在紫外区表现为电荷转移吸收。 锕系离子的磁性比镧系离子更难以解释。实验磁矩值在一般情况下比用罗塞尔-桑德斯(Russell-saunders)偶合计算值要低得多,这些表现应归结为类似于d过渡元素系列中起作用的配位场效应以及偶合型式的不适当。因为5f轨道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参与共价键、而配位体对其影响是预料到的。 对Pu3+和Am3+离子来说,在Sm3+和Eu3+处所提到的现象也存在,由于多重谱线的能级与kT相关,因而人们发现了反常的磁化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28-5.氧化态;立体化学 锕系已知的氧化态。除了Th和Pa的共性外,超镅元素占优势的氧化态是+3价,而且在化学性质上类似于+3价的镧。Th和另外+4价的元素表明类似于Hf或Ce,而Pa和+5价的元素可以说类似于Ta。后面叙述的U、Np、Pu和Am在二氧离子MO2+中的+5价态除外,这些离子和+6价态的MO离子显示出异常的特性。正像下面讨论的那样。 ...
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认为,光的发射和吸收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分子发射光,另一个分子吸收光,但不影响第一个分子的发光。这个机理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来描述: D* → D + hv hv + A → A* 根据这个机理,能量转移的速率取决于发射量子的产生、吸收体的度和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的重叠程度。这三个因素越大,能量转移越有利。辐射能量转移不会改变发射寿命,并且与介质的黏度无关。 辐射能量转移机理适用于稀溶液中,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除了辐射能量转移,还存在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无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步骤的过程,要求能量给体和受体分子之间的直接作用。根据给体和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可以分为库仑力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电子交换作用两种方式。库仑力作用解释了长距离范围内的能量转移,而电子交换作用发生在D和A非常接近的情况下。 通过实验方法可以区分电子交换和库仑力作用两种机理。首先测定能量转移速率常数(ket)和扩散速率常数(kdiff)的比值,然后测定能量转移速率常数与黏度的关系。如果ket远大于kdiff,并且与溶剂介质的黏度无关,那么可以排除扩散的影响,认为是库仑力相互作用机理。相反,如果ket接近或小于kdiff,并且对黏度敏感,那么说明扩散对能量转移有很大影响,这属于交换机理,因为它要求给体和受体紧密接触。 ...
迄今为止,已经成功鉴定和测序了八个甲烷氧化菌的sMMO基因组,包括M. capsulatus Bath、M. trichosporium OB3b、Methylocystis sp M、Methylocystis sp W114、Methylomonas sp KSP、Methylomonas sp KSW川、Methylomonas sp GYJ3和M. trichosporium IMV 3011 (GenBank: DQ149126)。 研究发现,这八种不同甲烷氧化菌所产生的甲烷单加氧酶具有相似的DNA序列和分子结构。因此,可以利用已知序列设计PCR引物,从人工培养或自然环境中采集的样品中扩增相应的基因。 例如,利用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的基因序列,已经可以检测其他菌株中sMMO的存在。sMMO基因簇位于细胞染色体上,每个sMMO分子由6个基因开放阅读框mmoX、mmoY、mmoB、mmoZ、orfY、mmoC编码,分别对应sMMO的羟基化酶、还原酶、调节蛋白B和一个功能未知的小分子蛋白MMOD/orfY。组分B位于mmoY和mmoZ之间,orfY位于mmoZ和mmoC之间。 目前,来自Methylococcus capsulatus Bath菌的功能未知组分Y已经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克隆表达,并用于制备抗体。然而,在不同Cu2+浓度条件下,对Bath菌生长的细胞提取液进行探测时,并没有获得预期的交联反应。sMMO的基因序列具有55%~94%的同一性,氨基酸序列具有47%~96%的同一性。基因测序和分析对于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新基因的发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非常重要。 2004年,Ward等人通过"散弹"法对M. capsulatus Bath菌的染色体DNA基因组进行了测定。这项工作由美国、挪威等国家的9个单位、38位科学家合作完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甲烷氧化菌染色体基因组序列的完整报道,证明了整个染色体基因组的长度为3.3Mb。该研究对于了解甲烷氧化菌的生态学、铜离子的调节机制以及细胞代谢循环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
1.在山区常见粗脖子病(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呆小症(克汀病),医生建议多吃海带,进行食物疗法。上述病患者的病因是人体少缺种元素:碘。 2.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3.黄金的熔点是1064.4°C,比它熔点高的金属有很多。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3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4.有位妇女将6.10克的一一个旧金戒指给金银匠加工成一对耳环。她怕工匠偷金或掺假,一-直守在旁边不离开。她见工匠将戒指加热、捶打,并放入一种液体中,这样多次加工,一对漂亮的耳环加工完毕了。事隔数日,将这对耳环用天平称量,只有5.20克。那么工匠偷金时所用的液体是:王水。 5.黑白相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6.很多化学元素在人们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缺少它们,人将会生病。例如儿童常患的软骨病是由于缺少:钙元素。 7.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这种灯中充人的气体是:氙气。 8.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生火取暖或使用热水器洗澡,常产生种无色、无味并易与人体血红蛋白(Hb)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9.地球大气层的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和冷冻机里氟利昂泄漏。 10.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是: 75%。 11.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生理盐水中NaCI的质量分数是:0.9%。 12.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
1:原子 原子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分割的。原子的直径大约在10?¹?~10?¹ºm的数量级。原子的质量非常小,其中99.9%集中在原子核中。原子核外围有电子,电子的跃迁会产生光谱,电子也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很大的影响。所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一个元素,每种元素至少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发生放射性衰变。原子最初是哲学上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抽象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原子逐渐从抽象的概念发展为科学的理论。 2: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这里,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自然界中发现了超过3000万种物质,但截至2010年,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只有118种。在现代化学中,元素特指自然界中100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中每个原子的核子具有相同数量的质子,无法通过常规的化学方法分解元素,并且它们能够构成所有物质。一些常见的元素包括碳、氢和氧。 ...
如果配位体具有已充填的或未充填的π轨道,则考虑它们与T2gd轨道,即dxy,dyz,dxz轨道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最简单的情况是每一个配位体有一对相互垂直的π轨道,总共6×2=12个。由群论可知这些π轨道可以组合成对称性为T1g,T2g,T1u和T2u的四个三重简并的组。T1g和T2u类的轨道将严格保持非键。(我们根据金属-配位体相互作用来应用成键、非键、反键这些术语,而不管轨道在关于多原子配位体内部的原子之间的键合性质)。这是由于金属离子没有具有这样对称性的可以与之作用的轨道。T1u组可以与金属离子p轨道作用。(p轨道本身就是一组具有T1u对称性的轨道)并且在定量的讨论中必须考虑这一点。但是在定性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认为p轨道已经为σ键所用,就不必考虑由T1u轨道而来的π键了,因而它们在性质上是非键的。于是剩下的就只有T2g组的对称轨道与金属离子T2gd轨道的重叠了。 配位体的π轨道可以是如Cl-离中的简单的pπ轨道,如膦或胛中的简单的dπ轨道也可以是一个多原子配位如CO,CN-或吡啶中的分子轨道。当它们是简单的pπ或dπ轨道时,它们为了与金属离子轨道重叠,如何组合以形成适当的对称轨道是容易想见的。对于pπ轨道,这已在图20-40中说明。 现在必须考虑由T2g型分子轨道构成的π键对于能级的效应。这个效应依赖于配位体π轨道的能量与金属四T2g能量的相对关系和配位体π轨道是充满的还是空的。首先我们考虑比金属T2g轨道能量高的空的π轨道的情况。这个情况发现于例如配位体是膦或胂的络合物。如图20-41a所示,这个π相互作用的净结果是相对于金属的Eg*轨道,使金属的T2g轨道更趋稳定(当然,它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一些配位体轨道性质)。实际上,π相互作用使得络合物的△值比假若只有σ相互作用时要大。 第二个重要的情况是配位体只有能量比金属T2g轨道低的充满的π轨道。如图20-41b所示,这里的相互作用使得相对于Eg*轨道,T2g轨道变得不稳定,因而降低△值。大概这就是金属离子在其正常氧化态,特别是在较低氧化态时所形成的以氧和氟为配位原子的络合物的情况。 还有些重要的情况,其中配位体有空的和充满的两种π轨道。在有些配位体,如Cl-,Br-,I-离子中,这两种类型的π轨道没有直接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外层的d轨道,后者是价层的p轨道;在另一些配位体如CO,CN-和吡啶中,空的和充满的π轨道是反键和成鍵的pπ轨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净的效应是这两种类型的配位体π轨道与金属T2g轨道的相互作用之间竞争的结果,而不容易做出简单的推测。图20-42是对于八面体的金属氰基和羰基络合物的轨道能级图,它是建立在重叠的某些粗略计算和与吸收光谱相比较的基础上的。虽然它只有定性的价值并且甚至在定性的意义上也不完全正确,但是许多工作者或许认为它对于第Ⅵ族的六羰基化物和FeⅡ,RuⅡ和OsⅡ的氰基络合物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有些分子轨道的能量顺序完全有可能由于金属轨道能量大的变化(例如由金属的正常氧化态过渡到反常的高价态或低价态)而变化。 ...
人们千方百计地贮存黄金,把它锁起来,存在国家银行的牢固的保险库里,而运输黄金的船都是用军舰护航。现在用黄金做成货币来流通早已取消了,因为它太容易磨损了。 人类在过去几千年来采得的金,还未到地壳里含金量的1/10(6次方)。可是人们为什么把金当做偶像来崇拜,把它看成主要的财富呢?勿庸置疑,金有许多优良的特性。金是“贵金属”,就是说它的表面不起变化,能够保持光洋,不溶解在一般的化学药剂里。只有游离态的卤素,例如氯气,或是由3份盐酸和1份硝酸混合而成的王水,还有一些有毒而不常见的氰酸盐,才能溶解金。 金的密度很大。它和铂族金属都是地壳上最重的元素,它的密度大到19.3克/立方厘米。要它熔化还不算难,只要热到比1000摄氏度再高一点的温度就行了,可是它很不容易气化。要使金沸腾,得加热到2600摄氏度。金质地柔软,容易煅打,它的硬度不比最软的矿物的硬度高,用指甲能在纯金上划出印痕来。 化学家可以非常精确地测出金来。在10(9次方)个别种金属的原子里只要有1个金原子,化学家都可以在实验室里找到它(也就是测定到1×10(-10次方)克)。这样少量的物质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是不能用任何天平称量得出来的。 金在地壳里的含量不算少,可是它是分散着的,目前据化学家估算,地壳里金的平均含量大约是地壳的5/10(10次方)。要知道,银不是比金便宜得多吗?可是地壳里银的含量只比金多1倍!金在自然界里到处都有,这件事情很值得注意。太阳周围炽热的蒸气里有金,陨石里也有金(只是比地球上的少),海水里也有金。据最近的精确测试,海水里含金5/10(9次方),也就是每1立方公里的海水含金5吨。 金藏在花岗岩里,汇集在熔化的花岗岩岩浆的最后一部分里,钻进灼热的石英矿脉里,在那里跟硫化物,特别是和铁、砷、锌、铅、银的硫化物,在比较低的温度——大概是150~200摄氏度下一起结晶出来。这样就生成大堆的金。等到花岗岩和石英矿脉一崩裂,金就变成沙金,因为它很坚硬,密度又大,所以它聚集在沙的下层。在地层里循环的水溶液对金差不多不起什么化学作用的。 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才弄清楚金在地球表面上的命运。精确的研究告诉我们,它在地球上是飘忽不定的。 金不但由于机械作用被磨成极其微小的颗粒,然后被河流大量冲走,金还能部分地溶解在水里,尤其是南方河流里含氯很多的水里,以后金重新结晶,或是跑进植物机体里,要不落到土壤里去。依据实验知道,树根会把金吸收到木质纤维里。几年以前科学家证实,玉蜀黍粒里含有相当大量的金。有几种煤的灰里含金更多,1吨煤灰里含的金能达到1克。 可见金在被人提取出来以前,在地壳里经历过非常复杂的道路。尽管人类为了取得黄金而费了2000年以上的思考,尽管有些炼金厂的规模非常庞大,可是我们对于这种金属的属性,对于它的全部历史并不完全清楚。我们对于分散着的黄金的命运知道得犹为可怜,我们只知道黄金的旅行史上的个别细节,还不能把这些环节连成整条的一条链条。矗立的山脉和花岗岩的断崖受水侵蚀,金随着水流进海洋,以后又怎么样呢?彼尔姆海在乌拉尔沿岸堆积了丰富的盐、石灰石和沥青的沉积物,然而海里的金消失在什么地方了呢? ...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的长链醇,被称为视黄醇。它有多种异构体,其中活性最高的是全反式结构。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维生素A呈淡黄色片状结晶,熔点为64℃。它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容易被氧化,受紫外光照射后容易失去活性。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内,而植物中存在的形式为维生素A原,如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如下: 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两个视黄醇分子。 维生素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治疗夜盲症、干眼病,减轻视力减退,维持视觉功能。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糖蛋白的合成,有利于强壮骨骼。 维持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与健全,有助于治疗皮肤病和祛除老年斑。 加强免疫力,增强对呼吸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传染病的抵抗力;有助于肺气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治疗。 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成年人每日需要1mg的维生素A。食物来源包括动物肝脏、鱼肝油、蛋、奶以及胡萝卜、白萝卜和水果等。 ...
统计规律性是指大量分子集团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每个物质由界面层部分和相内区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含有大量分子,因此可以应用统计规律性进行讨论。 大量分子集团的运动规律与单个物体的宏观运动规律有所不同,但也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可以通过列出运动方程并求解来得到运动规律。然而,对于大量粒子的运动情况,无法列出所有粒子的运动方程,也无法解决这么多方程。即使能够解决这些方程,也无法反映出讨论物质的宏观性质。只有通过大量粒子的集体平均行为,才能反映出由大量粒子组成的体系所呈现的宏观性质。这种集体运动的规律性称为统计规律性。 在讨论和应用统计规律性时,需要注意以下特点: (1)统计规律性的方法不是研究单个粒子的运动细节,而是将微观运动规律与宏观性质联系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统计规律性认为大量粒子的运动是一种随机运动,即无规律性的运动。然而,正是这种随机现象导致了统计的必然规律,通过概率概念可以指出分子出现某种运动的可能性。 (3)统计规律和力学规律是两种不同的规律,存在不同的因果关系。力学规律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统计规律的因果关系是随机的。 (4)统计规律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存在涨落现象,即实际值可能与平均值有偏差。 ...
脂族和芳族的氰化物(腈类)以及开链或閉链内有C=N—基团的化合物和熔融硫加热时,会产生硫化氢和硫氰酸。硫氰酸可以通过将硫化氢和硫化氰反应生成,然后用酸化的铁盐溶液湿润的滤纸进行检测。硫氰酸形成的化学反应尚未进行实验探索,但根据硫化氢和硫化氰的生成方式,这种假设似乎是合理的。 硫热解中形成硫化氰的途径有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是C≡N—基团或C=N—基团直接分裂形成硫化氰。 操作手续: 固体少许或其溶液一滴的蒸发残渣与数厘克硫在微量试管中混合。试管固定于石棉板支座上,并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湿润的试纸盖住试管。在自由火焰上加热,从试管的上端开始,逐渐推向管底。脂族氰化物会迅速发生反应,而芳族氰化物和含C=N—基团的化合物则需要较强的加热。根据氰化物的含量,纸上会出现不同深浅的红色。 下列化合物给出正反应: 3微克 2,6-二氯苄基氰 1微克 氰基乙酰替苯胺 1微克 3-乙氧基-4-甲氧苄基氰 2微克 氰基醋酸 3微克 对-硝苄基氰 20微克 3-氰基喹啉 2微克 α-氰基-β-甲胺基肉桂酸 20微克 4-氯苯甲腈 这个方法可以检测出含C=N—基团的化合物,如可可碱(10微克),黄嘌呤(5微克),咖啡碱、茶叶碱、次黄质都会产生正反应。但是,如果同时存在氰化物,则无法使用这个操作手续进行检测。遇到这种情况时,需要将氰化物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温热使其皂化。 R(芳基)CN+NaOH+H 2 O → R(芳基) COONa+NH 3 这个反应可以快速而完全地进行。一个方便的操作手续是与稀碱溶液一起蒸发,并检测残渣在有熔融硫存在下的热解性能。 另外,可以通过沉淀含C=N—基团的碱性化合物成磷钼酸盐,然后在有硫存在下进行热解,从而分解出硫氰酸。这一发现对于氰化物的分离是有价值的。 硫氰酸也可以从偶氮化合物在有硫存在下发生热解而得到。因此,这个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有机化合物中的C≡N—和C=N—基团,也适用于C—N=N—基团。偶氮化合物可以进行检测,必要时可以进行破坏。 ...
二氯化锡(化学式:SnCl 2 ·2H 2 O)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 1. 生产方法:将金属锡溶解在浓盐酸中,然后蒸发溶液使其结晶,得到二氯化锡晶体。 2. 用途:在腈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二氯化锡可用作聚合促进剂,同时还能使纤维变浅,增加白度。此外,它还可用作还原剂、媒染剂、脱色剂和分析试剂。 3. 质量指标:根据HG1-1052-77标准,二氯化锡的含量应不低于97%,硫酸盐(SO = )含量不超过0.1%,碱性溶液中硫化氢沉淀物(以Pb计)含量不超过0.1%,砷(As)含量不超过0.005%。 4. 物理化学性质: 外观:无色单斜晶系晶体。 比重(D 15.5 ):2.710。 熔点:37.7℃。 沸点:623℃。 熔融热:3.05kcal/mol。 溶解热:53.7kcal/mol。 热稳定性:熔点时分解为盐酸和碱式盐,加热至100℃时失去结晶水。 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冰醋酸等溶剂,但在大量水中稀释时会生成不溶性的碱式氯化亚锡。 其他性能:在光、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会产生碱式氯化亚锡和氯化锡。二氯化锡是较强的还原剂,亚锡离子易被氧化成高价锡离子。 毒性:低毒或微毒类,不可口服。据资料载,本品可使动物瘫痪,甚至造成死亡。 5. 包装及贮运:二氯化锡常用内衬塑料袋的铁桶或木桶进行包装,每桶净重可为7.5kg、30kg或50kg。小桶每4桶为一箱,每箱净重30kg。也可采用1公斤其他材料的小包装。由于二氯化锡易氧化,需放于干燥处密闭保存。 ...
要实现人工核反应或产生人工放射性物质,首先需要使用射弹来轰击靶核。射弹可以是天然的粒子,如α粒子和中子,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加速的粒子,如质子流、氘核流和氨核流,以及由人工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流。 1. 迥旋加速器 带有正电的射弹可以通过粒子加速器产生。粒子加速器可以是高电压的直线型加速器,也可以是迥旋加速器。迥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7-16所示。在金属匣中,有一个垂直于纸面的磁场,H?、D?或He??离子从源1出发,在高频率(几百万周/秒)的交流电压2(几万伏特)的两个半圆金属匣中旋转。每当离子到达两个半圆之间时,正负电极会切换极性,从而实现一次加速。通过100圈旋转,即可加速200次,使粒子流的能量达到几百万伏特。然后,使用电极3将粒子引导到靶核。 使用氘核轰击靶核可以产生多种反应,其中以(α,p)型反应最重要。由于氘核的结合能只有2.23兆电子伏特,当它靠近靶核时,它的P端的正电荷会与靶核的正电荷相互排斥,导致极化效应,使得n-p之间的距离达到几个10?^13厘米,因此n端进入核内,而p端则留在势垒之外并脱离。已知的这种类型的反应约有120种。由于核中多了一个中子,容易发生β-衰变,成为适用的放射性同位素。 其次是(d,n)反应,已知的实例有70种以上。在核中多了一个p,可能发生β-衰变。 其他类型的反应,如P轰击、α轰击和γ轰击,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核反应的另一种重要类型是轴核裂变,可以产生一系列放射性核,从^62Zn到^111Tb。 2. 中子源 常用的中子源是利用以下核反应产生的: ^9Be+^4He→^12C+^1n 以上所引述的核反应可以写成化学反应的形式。在物理学中,常使用一种简写法。上述例子可以简写为 ^9Be(a, n)^12C 最简单的写法是再省略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因为元素符号本身就代表原子序数: Be(a, n)C^12 在实际操作中,将铍盐(氯化物或溴化物)和钍金属粉末(或氧化钍)混合在一起,并封装好。通常使用1克钍。将中子源浸入水中,使中子减速(以获得更好的核反应效果),这样在距离中子源4厘米处的中子强度约为10^9个中子/平方厘米·秒。 更强的中子源可以通过氘核轰击钍核获得。最强的中子源存在于原子堆的中心部分,中子强度约为10^13个中子/平方厘米·秒。 慢中子通常会产生(n,γ)反应,这是最常见的核反应,已知的实例有200多种。由于靶核中增加了一个中子,容易产生人工放射性同位素。靶核获得一个新的中子后,发生以下变化(中间还通过介子的步骤): n→p+e 从而产生β-衰变的核。例如: 这种类型的反应最为重要,因为产额高,并且铀堆可以提供强大的中子源。 快中子会产生以下类型的核反应: 二、原子核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如前所述,原子核反应的能量效应非常大,数量级在兆电子伏特。一般化学反应的能量通常只有几个电子伏特,例如: C+O2→CO2,Q=94千卡 94千卡/克分子约等于4个电子伏特。 在考虑原子核反应的能量效应时,不仅要考虑射弹和产核的动能,还要计算各个核之间的质量。例如: ^6Li+^1H→^2He 产核的质量和反应核的质量之差Δm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这里引用同位素原子的质量: ^6Li=7.016005 ^1H=1.008665 ^2He=4.002604 Δm=^2He-(^6Li+^1H)=-0.019462克/克原子 折合能量为 0.019462x 931.44= 18.13兆电子伏特/克原子 通过实验测得的产核动能减去射弹的动能后,得到的能量为17.33兆电子伏特。这种符合证明了“质量和能量联系定律”。 ...
单位: 姓名: 日期: 1. 配制稀硫酸的数据记录及计算 浓硫酸的密度(d) 浓硫酸的重量百分浓度(A%) 10Ad 浓硫酸的当量浓度(N)=------------- 当量(H2SO4) 配制30ml 6N H2SO4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2. 制备硫酸亚铁铵的步骤: 3. 制备硫酸亚铁铵的数据记录及计算: 实验室温度: 铁屑重量: 残渣重量: 溶解了的铁的重量: 需加硫酸铵的重量: FeSO4•(NH4)2SO4•6H2O实际产量 FeSO4•(NH4)2SO4•6H2O理论产量 产量百分率: ...
1.明确适用范围。2.明确承担主体的职责范围。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应涉及的内容: a.明确特种作业人员的种类。b.明确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身体健康、没有职业禁忌证等)。c.明确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必须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包括复审)管理规定的要求。d.明确证件管理的内容。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 1.明确适用范围。2.明确承担主体的职责范围。3.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应涉及的内容: a.确定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对象及发放周期。b.明确劳动保护用品选用原则和要求,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应与作业项目相适应。c.明确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及检查的要求。d.明确劳动保护用品失效、报废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明确适用范围。2.明确承担主体的职责范围。3.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涉及的内容: a.基本情况介绍(企业的周边环境、原材料的性质与数量、生产工艺、人员情况现有安全措施、管理制度等)。b.可能事故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范围)的预测(如火灾、爆炸、泄漏、自然灾害等,事故预测应符合实际情况)。c.应急数援的组成和职责(明确组织机构、内部分工、各自职责、负责人等内容)。d.报警与通信(明确报警方式,救授中的相互联系方式,对外信息发布等)。e.现场抢救。化条件保障(包括:抢险队伍的组织、调集、物资及器材的供应保障等)。g. 培训、演练及其记录(对应急人员的培训、演练、预案的修订有明确的要求)。 ...
过去50年来,化学工业与严重的大规模事故频频发生。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塞韦索的奇华顿-霍夫曼-拉罗什生产工厂发生爆炸,释放出高毒性化学品二口恶英,导致37000人暴露在有毒气体中。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的联合碳化化学工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造成3800人死亡,40人终生残疾。2001年9月21日,法国图卢兹的道达尔-菲纳公司旗下的AZF工厂发生硝酸铵爆炸,工厂工人全部丧生,周围居民区也遭受严重损坏。 每次工业事故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然而,化学中不存在零事故风险。即使是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范的生产设施,如图卢兹的AEF工厂,也有可能发生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化学携带着一股不可预测的力量,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对化学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 ...
砷、锑、铋都能生成氢化物MH3,它们的氢化物都是无色有恶臭和有毒的气体,极不稳定。这三种氢化物中砷化氢(又称胂)较重要。将砷化物水解或用活泼金属在酸性溶液中使砷化合物还原都能得到胂。 Na3As+3H2O=AsH3+3NaOH 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室温下胂在空气中发生自燃: 2AsH3+3O2=As2O3+3H2O 在缺氧条件下,胂受热分解为单质砷。 2AsH3=2As+3H2 析出的砷聚集在器皿的冷却部位形成亮黑色的“砷镜”。同样地,当SbH3分解时也能形成类似的“锑镜”,但“砷镜”能为次氯酸钠所溶解,“锑镜”不溶。 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砷、锑、铋氢化物和氨、膦性质的对比见表13-6。 表13-6 氮族元素氢化物的性质 NH3 PH3 AsH3 SbH3 BiH3 熔点/K 195.3 141 156 185 — 沸点/K 239.6 185.6 210.5 254.6 290 熔化热/kJ·mol-1 23.65 16.03 18.17 21.26 — 气化热/kJ· mol-1 23.35 14.61 16.74 20.93 251.2 生成热/kJ· mol-1 -46.2 9.25 171.6 342.4 — 密度(沸点时,液体)/g· ml-1 0.681 0.765 1.621 2.204 — 键长/pm 102 142 152 171 — 键角 106.6° 93.08° 91.8° 91.3° — 气态分子偶极矩/×10(-30次方)c· m 4.80 1.83 0.50 — — 稳定性 还原性 依次递减 → 依次递增 → ...
学校教育常常忽略了宇宙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联系。然而,只要我们掌握解读周期表的方法,就能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身边的元素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除了一小部分例外,几乎所有的天然元素都无法在地球上形成,而是来自宇宙。 元素的形成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温度必须超过1000万度。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理论上它们应该相互排斥,无法形成原子核。然而,当质子与中子等核子非常接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一种被称为“核力”的作用力。核力远大于质子相互排斥的力量,从而使得原子核形成。 汤川秀树博士是那位推导出核力机制的科学家。 汤川博士提出,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一种有质量的未知粒子产生了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被称为核力。这种未知粒子被命名为“介子”,而汤川博士的理论被称为“介子理论”。 十二年后,英国物理学家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真正发现了介子,证明了介子理论的正确性。1949年,汤川博士因其杰出贡献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有趣的是,“介子理论”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汤川博士有失眠的毛病。在一个不眠之夜,他盯着天花板上的年轮纹样看了很久,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了介子理论。年轮中央有两个连在一起的圆圈,形状像葫芦。他越看越觉得这个纹样像原子核,于是得到了灵感。 介子理论本身是用算式表达的,但博士的灵感却来自天花板上的年轮,这一点令人深思。 回到正题。要创造新的元素,需要让一个原子核与另一个原子核接近到产生核力的距离。然而,带电的原子核会相互排斥,除非有超级巨大的能量作用于它们,迫使它们接近。只有超过1000万度的超高温状态才能实现这一效果。 毫无疑问,地球上没有超过1000万度的地方。地表肯定不会那么热,地心深处的岩浆温度也只有大约1000度,根本无法与1000万度相比。因此,新元素不可能在地球上自然形成。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999化工商城https://www.999gou.cn永远欢迎您,记得收藏哦! ...
在海洋环境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会产生(P n /O n )的比值。不管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AOU值如何,这个比值总是一定的。然而,P-AOU图表示磷酸盐再生曲线时往往难以理解。根据桥本和松本的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遗骸氧化分解时,再生磷酸盐的量与消耗氧的关系接近S形曲线,而不是与AOU值无关的常数。因此,P-AOU图很难与海洋浮游生物氧化分解时的磷酸盐再生曲线一致。然而,如果我们将P-AOU图用来表示磷酸盐的再生曲线,那么总的P-AOU图应该与AOU轴平行。但实际上,磷酸盐-AOU图上的曲线是平行的。这可以通过以下事实来判断。 图3.34显示了本州东部海区磷酸盐与总磷浓度的关系。点的分布趋势表明,总磷浓度通常比磷酸盐浓度高一定数量。这意味着总磷-AOU与P-AOU在作图方面是相似的,因此,P-AOU图并不代表磷酸盐再生曲线本身。 图3.35表示了P-AOU图与再生曲线的关系。根据图3.34的结果,我们可以推测AOU值的大小并不表示氧化分解的程度。实际上,无论AOU值的大小如何,分解的程度都差不太多。因此,AOU值大并不意味着分解进行得更充分,而是表示开始时能分解的材料较多。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得到了图3.35。 在图3.35(a)中,我们特别提出了四种水a,b,c,d来表示P-AOU与再生曲线的关系。这些水的有机物组成等于海洋浮游生物的平均组成。假设a,b,c,d的有机物含量比为1:2:4:8,那么四条相当于100%氧化的再生曲线的末端成一条直线。如果假设该直线与再生曲线相似,那么它的斜率大约可以用(1微克原子P)/(3毫升O 2 )表示。此外,图3.35(a)还表示,在一般情况下,相当于氧化87%的再生磷酸盐浓度的四个点仍然落在一条直线上。此外,与四种水相对应的四个总磷含量的点也表现为直线状排列。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再生磷酸盐的直线与表示总磷的直线随着AOU增大而互相远离。由于这两条直线大致平行,如图3.35(b)所示,AOU值越大的水分解程度更高。 无论是假设不同AOU值的水正好表现出相同的分解程度,还是假设AOU值较大的水具有适当大的分解程度,这两种假设都是相当主观的说法。然而,事实上,这两种图形呈现出相互平行的直线排列。这种平行排列的现象可能是由于实际情况与这些假设情况之间的相似性造成的。尽管这些直线构成了一个直线排列,但它们并不是数学上的直线,而是具有相当宽度模糊的轮廓。这可能是由于在水温和氯度相同的水中分解不均匀,实际浮游生物的组成有所变化,再生曲线可能不完全相似,以及使用AOU的近似量等原因造成的。 ...
我们现在可以进一步探讨我们的杂化程序。 当只有一个2p轨道和一个2s轨道发生杂化时,我们会得到两个杂化轨道,即sp轨道。这种排列留下了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图6-20)。 当两个碳原子的两个8p杂化轨道相互作用时,两个sp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一个强的σ键(图6-21)。除此之外,如图6-21所示,两套未杂化的轨道都处于合适的取向,能够肩并肩地重叠,从而形成了两个x键。因此,两个碳原子是通过三个价键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形式被称为参键。请注意,两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一种线性结构。 (a)两个sp杂化碳原子与来自两个氢原子的两个8轨道的重叠图。在分子中有两个C-H键,一个C-O键和两个O-C键(使净一个O键成为一个参键)。连接两个结包的虚线表示未杂化p轨道的肩并肩重叠。 ( b )乙炔中成键轨道的总轮廓。 ...
 
个人资料
  • chup8928
  • 职业经历
  • 教育经历
  • 个人简介
  • 影响力 0被赞0收藏0关注
已连续签到天,累积获取个能量值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7天
再签到3天,将额外获得3个能量值
去签到